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原文: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译文:
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说:“ 好啊!简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 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又说:“好啊,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从我心中流过!”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意。
钟子期去世后,伯牙认为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知音了,于是,他把自己最心爱的琴摔碎,终生不再弹琴。
扩展资料
伯牙: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 最擅长弹琴。
钟子期:春秋楚国(今湖北汉阳)人。相传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冲担、拿板斧的樵夫。
伯牙原本就姓伯,因钟子期遇伯牙,后人就把遇和伯牙连在一起,称俞伯牙。说他“姓俞名瑞,字伯牙”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在小说中的杜撰。
由于这个故事,后世常把“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把“知音”比作理解自己知心朋友,同自己有共同语言的的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伯牙子期
1.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钟子期曰:“善哉,皎皎兮若明月。”
2.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钟子期曰:“善哉,飘飘兮若清风。”
3.伯牙鼓琴,志在轻烟,钟子期曰:“善哉,袅袅兮若炊烟。”
志在明月,钟子期曰:“善哉,皎皎兮若明月!"
志在清风,钟子期曰:“善哉,飘飘兮若清风!"
.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钟子期曰:“善哉,皎皎兮若明月。”
伯牙鼓琴,志在春雨,钟子期曰:“善哉,潇潇兮若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