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专业课怎么复习

2024-12-05 11:47:28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管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专业课的内容繁多,如此有效地复习方法就显得至关重要。考研辅导专家建议考生:管理学专业课复习要有 “六分傻气,四分灵气”。所谓“六分傻气”就是强调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要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地复习,能够安静下来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复习;“四分灵气”就是要在复习过程中讲究一定的技巧,一定的套路,复习中有针对性,增强学习效率。 一、紧扣重点教材,注意整体知识理解和把握 目前管理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是各个招生单位自主命题,因此市面上出现的辅助资料和练习题数量不多,招考单位推荐的教材或者一些经典的管理学教材才是最核心的复习材料。考生在复习时应当遵循紧扣重点教材,构建知识结构的原则,第一步先熟悉教材,对各门课程有个系统性的了解,弄清每本书的章节分布情况,内在逻辑结构,重点章节所在等。熟悉教材之后,就开始逐本的把教材详细的看一遍。建议考生自己边看边整理书面笔记,整理出知识脉络。要重视专业课的复习,每天花在专业课上的时间应不少于4个小时。另外,看书之前也可以先浏览一遍历年真题,弄清楚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从而有针对性地看书。 此外。近几年管理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向考查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方面转向,主观题一般不再能从课本上找到现成答案。特别是案例分析题,需要对整个管理学某个学科的知识体系有整体的把握,并进行提炼,提出专业回答,然后进行分析展开。分析目录是掌握整个专业知识结构的最好方式,分析目录甚至是每章的大标题,更便于找到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这种方式构建好知识结构体系后,在答题时能够将案例或者简答题往自己的结构体系上靠。 值得一提的是:在辅导的过程中不少考生,单个知识点都复习得很扎实,但是缺乏整体感,答题的时候往往是想到一点就答一点,往往答题逻辑混乱或者漏答了某些知识点。这就需要对教材上比较经典的案例进行思考和总结,罗宾斯《管理学》(包括很多国外教材)都是融入很多经典的案例,如果梳理一遍在考试的时候能够适时用上能够起到出奇不意的效果。一方面案例十分具有说服力,另一方面论述时答上一个或几个案例来解释你的观点显得专业功底比较深厚,思路比较有心意,能够提高得分率。 二、考研管理学制胜策略:以记忆为基础 巧用记忆方法 专业课的内容繁多,所以采用有效的复习方法也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专业课复习,考生首先要合理分配时间、利用时间。对于准备考研的学生来说,经过十几年的学习,应该有了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通常都是把需要背记的内容放在每天精力最旺盛的时候,且每门持续背诵的时间不能安排得过长。同时利用好每一段时间,做到通过每一时段的学习都能真正获得效果。 其次,专业课的许多知识都要以记忆为基础,而记忆方法的优劣则影响到专业课的备考。对于专业课知识的复习,“阅读法”和 “位置法”则是两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阅读法”即把需要记忆的内容当作一篇故事,就像看故事一样看他几遍,记住大概的“情节”,每次重复看时就补上上次没记住或已经忘记的部分。这样经常看就会慢慢记住了,而且记得很全面。“位置法”即以段落为单位,记住段落的前后位置。看到相关题目时,那一页或几页书就会出现在脑海里,在答题中不会遗漏大的要点。在这之后就是要理出一个知识的脉络。最好的办法就是充分利用专业课参考书的目录和每章节前面的前言、引语或者思考题。很多人在阅读教材的时候觉得考试不会考这些内容而忽略掉,其实是大错特错。事实上这些目录、前言、引语不但可以帮助你记忆课本内容、建立知识框架,更有助于考试时进行分析、简答。 三、收集专业信息,把握复习方向 在管理学考研备考过程中,大家不要一味地抓住书本不放,需要扩展我们的视野,从期刊、报纸和杂志等渠道获取最新的管理理论和学术前沿动态,并对这些管理知识有一个清晰地把握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面。 管理学考研最重要的信息资源是历年真题,而最关键的是如何获取真题和如何利用真题。有这么几个途径获得真题:联系报考院校的研究生处,会给你一个明确答复,很多学校可以在该校图书馆或者档案馆获得;到报考院校附近的书店直接购买;网上定购。从真题中你可以得以下收获:采用模拟测试的方式检验自己复习效果,适应考试环境,重点关注难易程度、题型、分值等等情况,把握答题时间。通过对真题的分析把握命题方向和复习重点。通过真题联系掌握答题技巧,特别是主观题答题技巧特别讲究,真题答案的价值特别高,可以从答案中学习答题的步骤和技巧,如何命中“采分点”,这个需要反复做题,反复总结才能有所提高。

回答2:

我的专业课考的是赵丽芬的《管理理论与实务》,考了132分,什么资料都没有买,就是看的课本和真题。
我的方法是,先把课本大致浏览一遍,知道讲的是什么。第二遍看书,要很仔细的看,然后看看目录,把所有的内容串起来,掌握整本书的结构,也就是了解各个章节的顺序是按照什么排列下来的(不难发现各章节的顺序都是按照第一章概述的顺序排下来的)。弄懂了书的结构,也看完两遍了,就能对课本掌握个大概了,知道每一章说的是什么了,如果不行,可以再看第三遍。
然后,开始研究真题,可能这个时候拿到真题,很多题目都不会做,但是没关系,你可以查书,其实真题主要是用来研究出题思路的,看看它究竟是考到多么细节的东西。研究一遍真题,心里就有数了。
之后再去背。我是从十月中旬开始背的,把整本书都背下来了。一共背了三遍。前两遍是一章一章的背,最后一遍是整本书看着目录全部背下来的。
背完前两遍的时候,我做了一次总结,把书里可能出到的题目分为名词解释和问答题,整理了大概六七十个名词解释,问答题记不清楚整理了多少了,然后按照自己列的题目有针对性的背。在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很多问题是问某某性质、特点之类的,总共好多条,很容易混,这时候把这些有很多条的问题放在一起,看看每个答案之间的区别,比如计划的特点是几条?决策的性质是几条?„„要把这些容易混的东西都搞清楚才行。
等你感觉背的差不多的时候,再把真题拿出来,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很容易的做对真题上的东西了,而且你会发现真题里很多东西都是重复的,拿一张白纸,统计一下每年的简答和论述都是出的哪几章的,然后你会发现哪些章节是大题的重点章节,比如领导那一章等等,然后把重点章节的知识着重再背一下。当然,你还会发现去年出过大题的章节,今年就可能很少再出大题了。那么你就知道今年应该重点复习哪几章了。这里说的“重点”是你完全要掌握的,不是“重点”的章节也要重视,好多选择题就是从那些章节里变相出的。而且小概率事件也可能会发生,保不准就给你出个简答题什么的。
最后,在考试之前,抽个时间把课本整体再背一遍吧,这一遍一两天能搞定了,但是对你的帮助不小,你可能会忽然发现先前的某个地方忘记了,这时候把他们统统都捡回来。
考场上答题发的全是白纸,除去统计分数的那一页,一共是11张,尽量全部写满吧,我的全写满了,名词解释当成简答的写,简答当成论述的写,一个论述题至少写一页。只要把书背透了,上考场的时候,真的是文思泉涌,不怕没的写,就怕地方和时间不够,我拿到卷子就不停的写,写到最后时间到,胳膊和手都酸的快没知觉了,呵呵
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不一样,我这里只是给大家一个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