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个车厢的前部,专门有一个地方放置大件行李的,而比较轻的行李则可以放在座位上方的行李架。
2、按规定,坐高铁只能携带20公斤以内的行李。
3、因为能携带的行李有重量限制,所以很多东西都要靠托运。高铁托运行李规定目前乘坐高铁列车是不能办理行李托运的,
4、在高铁每节车厢连接处都设有行李存放处,旅客可将大件行李存放到那里。
5、动车组列车携带品的外部最大尺寸长、宽、高分别为60、35、35厘米(长、宽、高相加不超过130厘米),杆状物品的长度不能超过180厘米,并且在20公斤以内,对超过规定的携带品,应提前办理托运手续。
6、在实际中,动车组车厢接头处都有放大件行李的区域,只要能带上动车组,乘务员一般都会予妥善安置。但乘客还是尽量压缩自己的行李尺寸,免得上不了车。
扩展资料
两端动车
1、首尾动车是一种常见的火车牵引模式,即在列车的两端各配置一台动车,可细为重联和动车组两种。
2、重联主要针对货运列车,在超长货运车列两端各挂一台机车,不仅能解决单节机车牵引力不足的问题,还能在折返线区间减少作业流程。在蒸汽机车时代,这种首尾机车重联方式比较常见,因为那时的机车功率较小。
3、动车组服务于客运列车,除了复兴号等极少数车型没有在列车两端设计动力装置外,无论是动力集中型还是分散型动车组,所有的动车组都至少要在车组两端同时配备机车或动力车厢,以“前拉后推”方式运行。
4、当列车抵达终点站时,无需更换车头即可实现原路返回或反向变轨。高速列车和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几乎全是动车组。
技术瓶颈
1、增大电力机车功率。
否定原因:在当时,小功率电力机车尚属于高新技术,大功率电力机车只存在于科幻中。
2、多个电力机车牵引。
否定原因:机车之间无法联控,难以协调操作,频繁的加减速一旦操作不当造成前堵后拥──脱轨去吧。
3、减少车厢。
(1)否定原因:这其实是变相实现前两条,但铁路公司不干──一旦速度加起来,不需要继续加速时,机车的牵引能力就会大大富余,又不能把司机座卖给乘客收票钱,铁路公司运营成本大大增高。
(2)其实,即使前面两条技术上能实现,也会被第三条的经济规律卡下来──资本家不做亏本买卖。矛盾客观存在,乘客和铁路公司闹别扭解决不了问题,于是有人动起了脑筋,把机车拆散,组装到列车中的各节车厢上,每节车厢都有了机车的自力行驶功能──动车诞生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动车
我也有同样的困扰。我出差也是带一个28寸的拉杆箱子。座位上方的行李架很难放的下我的箱子。大件行李存放处是在两节车厢的中间,是开放式的。说实话,我不放心把我的箱子放在那里。
如果你运气好,买到的座位是位于车厢的两端,你可以把行李箱放在第一排,或者最后一排座位的后面(就是座位和车厢墙之间的空间),前提是你能时刻留意到你的行李。
我一个箱子,主要放在自己座位的前面,但是我一般买动车一等座(我出差乘坐火车一般是短途,价格不算太贵),这样座位才有足够的空间容纳我的行李箱。
我特地咨询过火车站工作人员,动车/高铁是没有行李托运业务的。所谓的“行李托运业务”,你托运的行李时不会随同你的车托运的,是用专门的车辆托运到目的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