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歌每个字的意思

2024-11-21 02:26:13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二十四节气每个词的意思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太阳到了北边太阳能到的最及至的地方(北回归线)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已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太阳到了南边太阳能到的最及至的地方(南回归线)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二十四节气中关于每个词的诗句:

1、立春(左河水)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

2、雨水南湿北冷两交锋,乍暖还寒斗雨风。一夜返青千里麦,万山润遍动无声。

3、惊蛰一声霹雳醒蛇虫,几阵潇潇染绿红。九九江南风送暖,融融翠野启春耕。

4、春分风雷掣电闹中春,桃柳着装日日新。赤道金阳一照面,白天黑夜两均分。

5、清明年欢未尽又清明,雨燕声咽柳失魂。寂静青山人陡涌,冥钱纸烛祭先陵。

6、谷雨(左河水)雨频霜断气清和,柳绿茶香燕弄梭。布谷啼播春暮日,栽插种管事诸多。

7、立夏(左河水)南国似暑北国春,绿秀江淮万木荫。时病时虫人撒药。忽寒忽热药搪人。

8、小满江南沃野过插秧,江北麦麸便灌浆。西子湖边人好客,茶商宴过款丝商。

9、芒种艳阳辣辣卸衣装,梅雨潇潇涨柳塘。南岭四邻禾壮日,大江两岸麦收忙。

10、夏至(左河水)火轮渐近暑徘徊,一夜生阴夏九来。 知了不知耕种苦,卧闲枝上唱开怀。

11、小暑地煮天蒸望雨风,偶得雷暴半圆虹。旱南涝北新天壤,总有荷塘色味同。

12、大暑日盛三伏暑气熏,坐闲两厌是蝇蚊。纵逢战鼓云中起,箭射荷花若洒金。

13、立秋(左河水)一叶梧桐一报秋,稻花田里话丰收。虽非盛夏还伏虎,更有寒蝉唱不休。

14、处暑一度暑出处暑时,秋风送爽已觉迟。日移南径斜辉里,割稻陌阡车马驰。

15、白露(左河水)衰荷滚玉闪晶光,一夜西风一夜凉。雁阵声声蚊欲静,枣红点点桂流香。

16、秋分(左河水)暑退秋澄气转凉,日光夜色两均长。银棉金稻 千重秀,丹桂小菊万径香。

17、寒露天高昼暖夜来凉,草木萧疏梧落黄。日享菊香播小麦,夜喝梨贝养脾肠。

18、霜降一朝秋暮露成霜,几份凝结几份阳。荷败千池萧瑟岸,棉白万顷采收忙。

19、立冬(左河水)北风往复几寒凉,疏木摇空半绿黄。遍野修堤防旱涝,万家晒物作冬藏。

20、小雪太行初雪带寒风,一路凋零下赣中。菊萎东篱梅暗动,方知大地转阳升。

21、大雪万山凋敝黯无华,四面嘶鸣晃树杈。白雪欲求吟咏句,穿枝掠院演梅花。

22、冬至(左河水)西北风袭百草衰,几番寒起一阳来。白天最是时光短,却见金梅竞艳开。

23、小寒冰封万里雪皑皑,径堵千重港口塞。昨日剪桃修几树,忽如一夜李花开。

24、大寒(左河水)蜡树银山炫皎光,朔风独啸静三江。老农犹喜高天雪,况有来年麦果香。

回答2: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中国农历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月,一个月有两个节气,每个节气15天左右,从立春开始,到大寒结束,每个节气的气候、物候都会有不同的变化,这些变化周而复始、年复一年,人们将这些变化规律进行归纳、总结,用来指导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历法。

上半年的节气在每月六日、二十一日前后,下半年的节气在每月八日、二十三日前后。

立春(2月4—5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这时,太阳到达黄经315°。立春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表示植物开始萌芽生长,冬眠动物开始苏醒,农家开始准备春耕,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雨水(2月18—20日):太阳到达黄经330°。这时,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开始吹起了东南风,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雨水开始增多,所以叫雨水。

惊蛰(3月5—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这时,天气转暖,开始有春雷轰响,蛰伏泥土、洞穴里的各种小动物、小虫子开始苏醒,四处活动,所以叫惊蛰。

春分(3月20—21日):太阳到达黄经0°。这时,太阳直射到赤道上,白天和黑夜相等,春季也过了一半,所以叫春分。从这一天开始白天逐渐加长,夜晚逐渐缩短。

清明(4月4—5日):太阳到达黄经15°。这时,气候温暖,天气清澈明朗,雨水充沛,桃红柳绿,大地呈现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正是踏青的好时候,而农谚也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的说法。

谷雨(4月20—21日):太阳到达黄经30°。农谚有“雨生百谷” 之说,意思是如果这时雨水充足又及时,谷物就可以茁壮生长,谷雨因此得名。

立夏(5月5—6日):太阳到达黄经45°。这时,春天结束,夏季就要开始了,气温明显升高,天气变得炎热,雷雨也日渐增多。农作物进入旺盛生长期,万物繁茂。

小满(5月21—22日):太阳达到黄经60°。小满是说北方的大麦、冬小麦的籽粒虽已经饱满,但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叫小满。小满时节,樱桃、油菜、蚕茧都已经成熟,人们可以品尝到当年的新鲜果实了。

芒种(6月5—6日):太阳到达黄经75°。芒是指大麦、小麦等有芒的农作物成熟了,可以收割了,而晚秋的作物也同时要开始播种。意思是这时候,人们会忙着收割,忙着播种,是田野里最忙的时候。

夏至(6月21—22日):太阳到达黄经90°。这一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了地球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到了北回归线上,北半球的白天最长,太阳的影子最短,夜晚也最短,都达到了极致,所以这一天叫夏至。而且这一天越往北,白天就越长。但从这一天起,太阳就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天开始变短,夜晚开始变长。

小暑(7月7—8日):太阳到达黄经105°。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是说天气虽热,但还不十分炎热,没有达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这时,降水开始增多,一些地方会时常出现雷暴雨天气,甚至有冰雹等极端天气现象。

大暑(7月22—23日):太阳到达黄经120°。大暑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气温最高,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酷热难耐,进入三伏天。这时候,农作物的生长也最快。

立秋(8月7—8日):太阳到达黄经135°。秋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立秋是说到了收获的季节。立秋之后天气开始变得凉爽,梧桐叶这时一定会开始飘落,一叶知秋的成语就由此而来。

处暑(8月23—24日):太阳到达黄经150°。这时,炎热的天气即将结束,气温逐渐下降,白天炎热,早晚凉爽,昼夜温差大,降水减少,空气湿度低。是从炎热向寒冷过度的阶段。

白露(9月7—8日):太阳到达黄经165°。这时,气温进一步下降,天气变凉,冷空气南下,早晨的花草树木上会出现白色的露珠,所以叫白露。白露时,雨水减少,天气干燥,秋高气爽。

秋分(9月23—24日):太阳到达黄经180°。秋分就是秋季的一半,这一天,昼夜平分,此后北半球开始白天越来越短,黑夜越来越长。天气越来越凉, “一场秋雨一场寒”。农民也进入了“三秋”大忙时节,忙着秋收、秋耕、秋种,北方准备播种冬小麦。

寒露(10月8—9日):太阳到达黄经195°。这时,露水比白露时更凉,就快要凝结成霜了,是十分冰凉寒冷的露水,所以叫寒露。

霜降(10月23—24 日):太阳到达黄经210°。天气更加寒凉,露凝结变成了霜。也表示秋天结束,冬天就要来临。这时,树叶凋落,一些小虫子躲藏进洞穴开始冬眠,大地开始沉寂。

立冬(11月7—8 日):太阳到达黄经225°。天气越来越冷,水面开始有冰出现。秋季农作物已经收获结束,收藏入库,农作物进入越冬期,动物们纷纷藏起来准备冬眠,冬季正式拉开帷幕。

小雪(11月22—23日):太阳到达黄经240°。气温进一步下降,降雨变成了雪花,这时候,雪下得不多也不够大,还不能形成积雪,所以叫小雪。大地封冻,万物闭藏,人们也停止了农事活动。

大雪(12月7—8日):太阳到达黄经255°。各地气温显著下降,常出现冰冻现象,很多地方下雪的可能性会增大,有的地方会大雪纷飞,雪大而盛,会形成积雪,所以叫大雪。大雪对农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所以有“瑞雪兆丰年”的农谚。

冬至(12月22—23 日):太阳到达黄经270°。这一天,太阳直射到南回归线上,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天气更加寒冷。这一天还是冬九九的第一天,等九九八十一天过完,冬天也就过去了。冬至这一天,还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小寒(1月5—6日):太阳到达黄经285°。这时,凝聚很久的冷空气更加寒冷,但是还没有达到最冷的时候,所以称小寒,意味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大寒(1月20—21日):太阳到达黄经300°。这时,进入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北风凛冽,天寒地冻,积雪不化。虽然天气达到了极寒,但冬天即将结束,春天就要到来。

回答3:

二十四节气歌每个字的意思具体如下: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1、立春:指春季的开始。

2、春雨:指的是雨水量渐增。

3、惊蛰:指唤醒了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4、春分:春分到来,使得昼夜平分。

5、清明: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6、谷雨:谷雨到来后,雨量充足谷类能茁壮成长。

7、立夏:夏季的开始。

8、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9、芒种:有芒麦类作物成熟。

10、夏至:夏天来临。

11、小暑: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12、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刻。

13、立秋:秋季到来。

14、处暑:处暑是炎热的暑天结束了。

15、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16、秋分:昼夜平分。

17、寒露:露水以寒。

18、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19、立冬:冬季的开始。

20、小雪:开始下雪。

21、大雪:雪量增多,地面积雪。

22、冬至:寒冬天来临。

23、小寒:开始寒冷。

24、大寒:最冷的时候。

25、每月两节不变更 (一年中每个月都有两个节气)

26、最多相差一两天(每个节气所在的时间和预测的时间相差不会超过一两天)

27、上半年来六、廿一(上半年每个月的节气一般都是在6号和21号)

28、下半年是八、廿三(下半年每个月的节气一般都是在8号和23号)

二十四节气的意义: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从事农业生产实践总结出来的,是中国的独创,是我国宝贵的农业遗产。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农业生产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回答4:

二十四节气歌每个字的意思: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分别指立春、春雨、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节气。

立春:斗柄指向法:斗指寅;定气法:太阳黄经为315度。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于公历2月3-5日交节。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公历2月18-20日交节。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公历3月05-07日交节。

春分:斗指壬;太阳黄经为0°。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公历3月20-22日交节。

清明:斗柄指向法:斗指乙;平气法:冬至后105天;清明时节,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公历4月04-06日交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公历4月19-21日交节。

立夏:夏季的开始。公历5月05-07日交节。

小满:小满反映了降雨多、雨量大的气候特征,小满江河满。公历5月20-27日交节。

芒种:“芒种”是“忙种”的谐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公历6月05-07日交节。

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便是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公历6月21-22日交节。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公历7月06-08日交节。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公历7月22-24日交节。

立秋:秋季的开始。公历8月07-09日交节。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公历8月22-24日交节。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公历9月07-09日交节。

秋分:昼夜平分。公历9月22-24日交节。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公历10月08-09日交节。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公历10月23-24日交节。

立冬:冬季的开始。公历11月7-8日交节。

小雪:意味开始下雪。公历11月22-23日交节。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公历12月6-8日交节。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公历1月5-7日交节。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公历1月20-21日交节。

回答5:

意思如下:
立春:春季开始的意思。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冬眠中的动物, 各种小动物们开始活动了。

春分:表示白天和夜间的时间一样长,昼夜平分的意思。

清明:草木繁茂,天气晴朗明净。

谷雨:雨量充沛而及时,各种谷物茁壮成长。

立夏:夏天开始了。

小满:麦类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秋分:昼夜再一次平分。

寒露:露水已经寒冷,即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天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路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季节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