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程背景下怎样上好一堂课

2024-12-02 18:30:2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我认为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上好一堂课,最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是教师与学生必须都要吃透新课改的理念,并把这种理念不断内化,并应用于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只有真正的理解了新课改的理念,才能在实际教学中贯彻新课改的精神。当然这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的深化理解的过程。 曾经见过这样的课例:一上课,老师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们纷纷进行讨论,半节课过后,老师检查讨论结果,进行小结,一节课就这样结束了。学生回答得非常精彩流畅。我们不禁为这样的老师和学生由衷的佩服。 于是也曾经效仿着上过一次,结果是学生们闹了一会儿,能够回答上问题的只有寥寥几个,而且回答得比较肤浅。更多的学生是茫然不知所措或者借助参考资料来理解的。 于是我便陷入沉思,为何别人上得那么有效果,而自己上起来却又如此地失败?这种困惑一直困扰了我一段时间。 当然自己后来再也不敢如此的放羊式了。还是基础知识重要。 例如七年级语文的《理想》这篇课文。这是一首哲理诗。诗歌通过从理想的历史意义、理想的人格意义、理想的人生意义三个方面来说明了理想对人生的重要性,号召每个人必须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并要为理想而努力奋斗。诗歌很长,而且运用了许多精妙准确的修辞手法。 也许这个问题学生们在参考书中都会找得到答案,但是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体会了呢?我想,应该打个问号?诗歌中运用了许多精妙的修辞手法,使得诗歌十分生动形象,押韵的应用使得诗歌读起来琅琅上口。这些知识点如果单纯地靠学生自主去理解,是否能真正体会得到其中的妙处呢?是否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去体会理想的重要性,这样学生的体会是否会更深刻呢? 所以我认为,新课改是在理念上的转变而不是单纯的在方式上的改变。老方法同样能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并不是任何一个知识点、重难点都要让学生自主讨论、合作探究来解决才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才能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如果只一味追求形式上的讨论、合作探究,反而只会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课堂如一场闹戏,学生的知识掌握如一盘散沙,将严重影响了教学的质量。 我觉得学生在更多的时候更需要教师适时、有效的引导、点拨。例如初中的散文的教学,如朱自清的《春》,是一篇广为传诵的散文名篇。特别是文章中的优美的词句、精妙贴切的修辞,都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好好的品读、赏析而初一的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掌握还不够,则需要教师做适时的引导及点拨了。如一上课便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品读的话,也许学生便不知如何下手了。或许有学生会找到一些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但那也只是表面的理解,并没有真正领略到朱自清笔下的春的美及那词句和修辞的美。 记得有专家这样形容了新课改:新课改是一把双刃剑。所以我认为我们应合理、适当地把这把锋利的宝剑用在实处。用得巧、用得妙,用得有实效。 但也许有些时候我们又会遇到这样的困惑了:课文中一些知识点是非讲不可的,但一讲,哎,不好,心里暗自担心自己是否没有体现新课改的精神了。 我是这么认为的,对于一些重点,必须要讲,我认为只有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展开讨论探究,那才是真正的有成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进行自主学习、合作问题,更有效的展现自我的探究成果及风采。否则犹如半空架桥,虚无缥缈。 当然,说得容易做得难。我是一位新教师,在贯彻新课程教学的道路上一直在摸索着,经常遇到许多困惑,今天有幸借此把心中的想法和困惑提出来,希望能和大家进行交流,得到大家的批评指点。 最后我想引用几位专家对新课改背景下一堂好的语文课的标准,和大家共同探讨:和谐的语言和自然的教态从一上课就引起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带入到这一堂语文课的学习境界中。整堂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处在互动状态,教师始终发挥组织和指导作用,相机诱导,适当启发,点拨在恰当之际,讲析在难点之处;学生有自学、有讨论、有探究、始终处在积极动脑、动口、动手的主动地位。而教师和学生的湖动有紧紧围绕着教材进行,并适当地加以联想和扩展,学生既学得了语文知识,又培养了语文能力,而且受到了文学文化的熏陶和精神品德的教育。整堂课有条有理,和谐自然,生动活泼,扎扎实实,语文味很浓,人文性又很强,使学生和老师都感到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