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条建议中,苏氏将医生与教师这两种职业进行了类比。确实,从人道主义这一方面说,二者有相似之处。然而,在生活中,我们常批判医生的某些做法不够仁道,却忽视了教师的“不仁”行为。
苏氏说:“正像医生细心地的、研究病人的机体,找出疾病的根源,以便着手进行治疗一样,教师也应当深思熟虑的、仔细耐心的研究儿童的智力发展、情感发展和道德发展的情况,找出儿童在学习肾功能感到困难的原因,采取一些能够照顾个人特点和个别困难的教育措施。”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班的李建同学。在我刚接触这批学生的时候,就已经听说他是一个只会写自己名字的特殊学生。没有笔,没有本,没有书,他永远只是静静地坐在教室的一角。后来,在教室里看到他的时间少了,他常自愿到办公室里帮老师们打扫一下卫生,打热水,修理桌椅……再后来,在办公室里看到他的时间也少了,他找到了更适合他去的地方——后勤。修个水,拉个电,挂个条幅,画个线……所有后勤上的工作他都精通,而且他还能够把各项工作处理的井井有条。现在,学校后勤的各项工作基本全部是由他辅助完成的,他也被称誉为我们学校后勤部的秘书。
确实,在学习上,李建是十分困难的,其原因是什么呢?或者是由于先天的智力原因,也或许是因为他在童年时期没有从周围的人那里获得对于他的发展来说应当获得的东西,但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在从事后勤的琐碎杂活中体验到了生活的欢乐,体验到了劳动的乐趣、创造的乐趣。
苏氏说:“必须使学习困难的学生在我们教师看来首先是可教育的,必须使学习称为他们树立高尚的自尊感的领域。”我想,这里的学习应该不是狭义的课堂上的知识学习。而是,广义上的一切能够给学生带来思考的行为。在后勤的各种工作中,李建必能“觉察事物和现象中那些最细微的差别和变化,思考各种因果联系”。在那里,激发了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给予了他生活的欢乐,给予了他一种自尊感。
“条条大路通罗马。”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从不认为学习是一个学生的唯一出路。对于像李建这样的学生,如果我们要求他必须天天呆在教室里读书写字,我想,初中毕业后他必将一事无成。而现在有了后勤的这段经历,有了他对认识的欲望和信心,初中毕业后去学样手艺或读几年技校,自食其力是肯定能达到的。
所以,我在这条建议中学到的关键一点是,教师必须打破传统思维,不要把学习紧紧理解为狭义的书本知识的掌握,对于不同特点的学生,尤其是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们要个别照顾,个别对待,敢于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