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是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奠基人。在东汉末年那个群雄割据的年代,曹操通过自己敏锐的政治观察力,劫持了汉献帝,达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效果,并不断的通过这个政治优势兼并其他的割据势力,使得自己的势力越来越大,成为了东汉末年的一个非常强有力的割据势力。
那么做大做强的曹操为什么没有废掉汉献帝,自己称帝呢?要知道称帝可是当时的很多豪强梦寐以求的目标,曹操能够终其一生最后只称魏王,也是有自己的政治考量的。
首先从当时的全国形势来看,各方的割据势力都盘踞在自己的地盘,基本形成了相持的局面。曹操作为最大的一股势力,风头正盛,必然也是引起了其他势力的虎视眈眈。一旦曹操废掉汉帝称帝,那么他马上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引来其余割据势力的联合征讨,那么这样对于曹操的势力巩固是没有一丝好处的。另一个方面来说,曹操一直打着“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想法,如果他自己废了汉帝,对于他曾经宣扬的“拥护汉室”的大义形象将大打折扣,等于狠狠打了自己的脸。
而从曹操本人心里来说,他也有自己的私心。固然自己已经算是当时的最大一股势力,但是一时之间也仍然不能拿吴蜀两国怎么办,尤其是他在赤壁惨败以后。所以一旦他称帝,吴蜀两国也必然会称帝,等于间接给了他们一个称帝的机会,这也不是曹操想看到的局面。
当时的局势不允许他那么做,他对自己的名节比较看重,害怕称帝以后被人骂乱臣贼子,而他想做名流千古的圣人,所以他当然不愿意称帝。
曹操是一个精明的人,或者说有点要名声吧。其实他是否称帝,自己的权利和地位已经没有了区别。就算他死后被他儿子追封帝王,那也是别人的事情,不是曹操自己做的。高明之处就在这里。
虽然说曹操是一个阴险卑鄙的小人,但是从他的言行举止也能看出来他是一个要面子的人,而且也是一个快意恩仇的江湖人士,所以说让他去称帝的话他做不出来。
其实我也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其实当时的他没有必要这么做了,他已经拥有了实权,所以对于这种虚名没有必要,而且当时若是称帝其实对他是有坏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