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到糊涂不忘“爱”
文/文静
外公老了,糊涂了,糊涂起来连自己的女儿都不认识。那天我去看他,正赶上医生给他扎针输液,他很不情愿,为了防止他拔掉针,我一直扶着他的手。
他见我一直扶着,便生气的骂我:“你是哪来的野小子,这么欺负我?”我说:“外公,我是你的外孙女啊!”坐在一旁的母亲也说:“这是我家那大姑娘呀。”
外公又瞅瞅我,说不认识,再瞅瞅母亲说:“你是哪来的客啊?”母亲说:“我是你闺女呀,连我都不认识了?”外公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你那是我闺女啊,我闺女我能不认识?你当我糊涂啊,我有两个闺女,大的叫芝五十了,二的叫红四十五了。”
母亲让我坐到旁边,自己握着外公的手,和他聊天,说他闺女的事儿,外公一下子出奇的安静下来,不再闹着拔针,也出奇的明白起来。从母亲五岁时把家里炖的鱼偷吃个精光,到母亲和姨小时候为争一个沙包吵架,再到母亲结婚时,为了一个梳妆镜,外公走着从百十里外的县城背回来,乐的母亲合不拢嘴,外公讲的眉飞色舞。
但是讲这些时,外公并不知道,轻握着他的手的正是自己的大女儿,只当是给别人讲自己孩子的故事。母亲也不以为然,顺着他,听他讲,偶尔问一句,点点头或答一句,就像听别人的故事,和别人聊天一样。
我看着外公和母亲,眼不由得湿润了。外公老了糊涂了,虽糊涂到连自己的女儿都对面不相识,但是,内心深处。却清楚地记得女儿的每一点,每一滴。这是怎样一种亲情,怎样一种糊涂的爱啊!
古人云:“书为师,多拜多得识!”鲁迅先生也曾说过:“读书,就是要把书当做朋友一样,去读懂这位‘朋友’内心最深处的世界。”从古至今人们都把书当成“精神食粮”。而我如今也可谓是“拜书为师,结书为友,读书为粮”了! 我读书很杂,只要是书我都会拿来翻翻,虽然读书广泛,但我也有自己最喜欢的书,如名著,我最爱《水浒》、三国》;小说,我喜欢《福尔摩斯》;漫画,我爱看《名侦探柯南》;史书,我觉得《史记》最好;诗歌,我觉得《九日诗选》为佳。 我读书的时候,总是会被书中的内容吸引,浮想联翩。读《水浒》时,脑海里呈现出了梁山的雄伟险峻,水泊的烟波浩淼,水面上有无边无际的芦苇,山上有朱墙青瓦的大房子。我似乎目睹何涛,黄安率领官军在水泊中走投无路、狼狈逃窜的情景。读《三国》时,似乎看见常山赵子龙在当阳长板坡,勇不可挡,威震三军,三进三出,救阿斗,杀敌将。又见张冀德,好汉桥边一声吼,喝退曹军百万师。这种用文字描绘出来的气势,让我更爱读书。 每当我拿起一本书就忘记了时间在走。有一次,我去西北书城看书,妈妈让我回来时顺路买点面条,我一踏进书城就把这事抛到九霄云外了。一直到六点钟进了家门,妈妈见我两手空空,就知道我的老毛病又犯了,狠狠地把我批评了一顿,可我就是百批不改,气得妈妈拿我没办法。谁叫我一心向书”呢。 好书是良师益友,是点燃知识火把的那盒火柴,是指引你走出“文盲”的启明星,是智慧源泉中的智慧之水。 我们要爱读书,读好书。
最近我看了《三国演义》 ,
写了三个国家的兴衰史,从桃园三结义至三国归晋共经历了五大时期,便是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
黄巾之乱是从桃园三结义开始,讲了黄巾起义之后,东汉政府的反击,出现了刘备,曹操等英雄,而东汉政权也快灭亡了.
董卓之乱是讲董卓入京前后的故事,从何进与十常侍对战到少帝逃出京城,结果被董卓救驾.董卓入京后收买了猛将吕布,又废少帝,立献帝,大权独揽,实施暴政,逼得群雄联军伐董卓,虽然后来联军失败了,但是董卓最后也被吕布所杀.
群雄割据是讲董卓死后,中原诸侯群龙无首,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互相厮杀,最主要分为三个战区,即北方的袁绍与公孙瓒,江东地区孙策的崛起,中原地区曹操,刘备,吕布,袁术之间的战争.
《三国演义》是我百读不厌的一本书,不同的时期读它,有着不同的感受。
在幼儿园时,看的是连环画《三国演义》,它在我心中是一个个传奇的故事,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赤壁之战……。我还明白了俗语“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周瑜打黄盖,一个愿
打,一个愿挨。”、“肚子在唱空城计。”……的含义。
在中低年级,我看的是青少版的《三国演义》,它在我心中是一篇长篇历史小说,它不仅使我懂得了许多历史知识,更让我记着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鲜活的人物: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忠胆狭义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赤膊上阵的许褚、抬棺上战的庞德、阴险狡诈的曹操、软弱无能的刘禅……
在小学高年级,再读原著《三国演义》,它在我心中已是一本饱含人生哲理,有着非凡意义的鸿篇巨作。对里面的人物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如我最崇拜的诸葛亮,从火烧新野,骂死王朗、空城计、妙锦斩魏延中显示出他的非凡才智。可他也并非神仙,如他让马谡去守街亭,导致丢失了街亭、柳列城两个军事重镇,一出祁山失败,自己也被降职。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尚且如此,更何况我等凡夫俗子。所以我们没有理由苛求别人和自己不犯错误,不应该因为别人的一点过失而横加指责,也不应该因为自己的一次考试的失利而灰心气馁,更不应该为自己取得的一点成绩而沾沾自喜,人无完人,我们身上也一定存在着需要充实改进的地方。
而我喜爱的三国猛将张飞,长坡桥单骑救主,智夺瓦口,义释严颜,可谓功不可没,只可惜关羽一死,便失去理智,不务正业,无故鞭打士兵,导致自己被手下两名小将刺杀,还陪上了黄忠、刘备和蜀国七十五万大军的性命,使蜀国状况一落千丈。相反,魏国名将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辱骂置之不理,态度乐观,使一代奇才诸葛亮无计可使,以病死五丈原为告终。可见当遇见悲伤、痛苦、气愤的事情时,应该理智地控制情绪,用乐观的态度去战胜它,如果意气用事,后果将不堪设想。
随着我的成长,每次研读《三国演义》都有不同感受,《三国演义》真是伴我成长的一本好书
《三国演义》是我百读不厌的一本书,不同的时期读它,有着不同的感受。
在幼儿园时,看的是连环画《三国演义》,它在我心中是一个个传奇的故事,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赤壁之战……。我还明白了俗语“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周瑜打黄盖,一个愿
打,一个愿挨。”、“肚子在唱空城计。”……的含义。
在中低年级,我看的是青少版的《三国演义》,它在我心中是一篇长篇历史小说,它不仅使我懂得了许多历史知识,更让我记着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鲜活的人物: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忠胆狭义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赤膊上阵的许褚、抬棺上战的庞德、阴险狡诈的曹操、软弱无能的刘禅……
在小学高年级,再读原著《三国演义》,它在我心中已是一本饱含人生哲理,有着非凡意义的鸿篇巨作。对里面的人物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如我最崇拜的诸葛亮,从火烧新野,骂死王朗、空城计、妙锦斩魏延中显示出他的非凡才智。可他也并非神仙,如他让马谡去守街亭,导致丢失了街亭、柳列城两个军事重镇,一出祁山失败,自己也被降职。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尚且如此,更何况我等凡夫俗子。所以我们没有理由苛求别人和自己不犯错误,不应该因为别人的一点过失而横加指责,也不应该因为自己的一次考试的失利而灰心气馁,更不应该为自己取得的一点成绩而沾沾自喜,人无完人,我们身上也一定存在着需要充实改进的地方。
而我喜爱的三国猛将张飞,长坡桥单骑救主,智夺瓦口,义释严颜,可谓功不可没,只可惜关羽一死,便失去理智,不务正业,无故鞭打士兵,导致自己被手下两名小将刺杀,还陪上了黄忠、刘备和蜀国七十五万大军的性命,使蜀国状况一落千丈。相反,魏国名将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辱骂置之不理,态度乐观,使一代奇才诸葛亮无计可使,以病死五丈原为告终。可见当遇见悲伤、痛苦、气愤的事情时,应该理智地控制情绪,用乐观的态度去战胜它,如果意气用事,后果将不堪设想。
随着我的成长,每次研读《三国演义》都有不同感受,《三国演义》真是伴我成长的一本好书。
我要推荐的一本书是——《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本书讲述了我们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值得我们好好阅读一番。
这本书讲述了无数英雄豪杰、仁人志士和暴君昏王、乱臣贼子。中华上下五千年,沧海桑田,朝代更替,在这五千年的漫长岁月中书写了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璀璨的文化。
书中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是《管鲍之交》,这个故事中最让人佩服的人是鲍叔牙,他处处为管仲着想,什么好处都让着他,直到后来齐桓公要命鲍叔牙为相国时,鲍叔牙却将这个很高的职位让给了管仲。鲍叔牙对管仲真是如同亲兄弟一般。鲍叔牙此等的热血情怀让人敬佩不已。
在《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中,大家无不为蔺相如的足智多谋、机智勇敢所折服。蔺相如用巧计将和氏璧送回赵国,以死相逼,逼得秦王无处可退,这是叫人拍手叫绝,蔺相如也因此功而被提升为大夫。
读了这本书,你就会认识处事谨慎、奉公守法的鲍叔牙;磊落直爽、英勇善战的廉颇;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能征惯战的卫青;大英雄霍去病以及历代帝皇&hllip;&hllip;知道《祖逖闻鸡起舞》《诸葛亮客死五丈原》《一代女皇武则天》《安史之乱,暴逆必败》等许多故事。
《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本书能让我们领略到中华上上下下五千年灿烂的辉煌变化,认识许许多多不同性格的君王、臣子、将军,体会到这五千年悠久历史的高深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