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对联的 研究

2024-11-19 13:29:4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浅论楹联文化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由此可见,站在教学前沿的我们向学生渗透一些楹联文化知识很有必要,现就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渗透楹联知识浅论如下观点: 一、楹联欣赏的渗透
“欣赏”一词,在本处有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意味的意义。楹联欣赏就是去享受楹联这一国粹文化博大精神的伟大,体会其中之内涵,领略中华文化这朵楹联艺术奇葩的美丽,从而激发学生对楹联文化热爱的兴趣。在楹联欣赏渗透的同时,可结合课文内容采用多种形式进行: 1、以导入新课的形式出现:
如在教《桃花源记》时,为了让学生先整体了解桃花源的情况,我在用多媒体播放桃花源的风光片时,特意将镜头停留在桃花源牌坊联上:
红树青山,斜阳古道; 桃花流水,福地洞天。
此联原为石刻隶书,为唐伯球题。联为县人甘澍所撰,辽宁盖平人惠慕侠书,已毁。现联为石刻行书,桃源师范退休教师胡正谱补字。“红树青山”出自宋·欧 2 阳修《丰乐亭游春》“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诗中。“红树青山”也就是指红艳烂漫的桃树、翠绿的青山。“斜阳”即夕阳。“古道”旧时的官道。元·马致远的《天净沙》中有“古道西风瘦马”句。上联是说:“桃花源红桃艳艳,青山葱郁,斜阳照着古代的官道,光景奇绝。”下联中“桃花流水”出自唐·李白《山中问答》中句:“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唐·杜光庭《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载神仙所居住的名山胜境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之分。桃花源为三十六洞天中的第三十五洞天,曰白马玄光之天。下联意思是:“人们看到这灼灼桃花,清清流水,觉得真不愧为神仙居住的洞天福地。 通过图片和楹联双重的激趣,学生一下好似进入了桃花源,对文章的了解也有所领悟,大大拉近了对文章理解的距离。 2、以拓展课文内容的形式出现: 又如我在教《岳阳楼记》时,当讲到课文主旨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后,为了进一步理解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和伟大的胸襟胆魄,延伸一联: 放不开眼底乾坤,何必登斯楼把酒; 吞得尽胸中云梦,方可对仙人吟诗。 此联为清人王褒生所撰的岳阳楼对联。上联反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而用之,说人没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和伟大的胸襟,放不开眼底的“乾坤”,就不必把酒登楼了。下联讲人的心胸要宽阔,能装得下“云梦”这个天地就可以对仙人吟诗了。“云梦”本指洞庭湖区域,但这里应指整个天地。 由于知识的拓展,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更加深刻,对作者范仲淹的政治抱 负和民族情怀理解也更加透切。 3、以慨括文章主旨的形式出现: 一篇课文讲完以后,如何让学生准确掌握文章主旨也可独辟蹊径。如我在讲完七年级上册《散步》这篇课文以后,就试着让学生慨括本课主要内容。本文通过选取一家祖孙三代人,在初春江南田野上散步的生活画面,生动展现了这一家人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生活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待学生讨论慨括课文内容结束后,我再展示一副慨括本文主旨的对联:
3
孝里牵情,万缕春风扶老小; 田间散步,一家乐趣播江南。
这样学生不但牢固地掌握了课文内容,而且也激发了学生对楹联文化学习的浓厚兴趣,欣赏到了楹联文化博大精深的美。 二、作联规则的渗透(选举几例)
作联规则即中国楹联学会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的《联律通则》(修订稿)。 《联律通则》(修订稿)引言:“楹联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独立文体之一,具有群众性、实用性、鉴赏性,久盛不衰。楹联的基本特征是词语对仗和声律协调。”〔3〕由此可见,作联要遵循楹联的基本特征。要教学生作联,也就要在课堂上 逐步渗透作联规则。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中:“参考资料”就讲了要求学生掌握“对联常识”,所以在课堂中渗透作联规则很有必要。 1、“字句对等”的渗透
“字句对等”是指一副楹联,由上联、下联两部分构成。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这是作联最基本的规则。有一次,我带领学生春游大云山,当走到山门口时,只见高大的山门两边悬挂着清·杨大千先生撰写的一副对联:
雾锁山头,人在空中对语; 云迷岭外,客来天上烧香。
这时,我让学生有意停下脚步,问:“你们看看这副山门联上下联字数有什么特征吗?”这时学生踊跃发言,说都是十个字。我当时很果断的肯定了学生的回答:“正确。”再问:上下联句数有什么特征?这时学生也很快回答:“都有两个分句。”学生的回答让我很满意。我乘着学生的兴趣,马上对对联“字句对等”的特征作了小结,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一下子学到了这一基本作联规则。 2、“词性对品”的渗透
“词性对品”是指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词类属性相同,或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例如:我在教九年级下册《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中:“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里“毕业歌”时,因毕业歌是田汉写的,我有意讲了田汉的一个故事来渗透“词性对品”的相关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