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菜是由湘江流域,洞庭湖区和湘西山区地方菜发展而成。
湘潭江流域的菜是以长沙、衡阳、湘潭为中心,是湖南菜的主要代表。制作精细,用料广泛,品种繁多,特点是油重色浓,讲究实惠;在风味上注重香鲜、酸辣、软嫩;在制法上以煨、炖、腊、蒸、炒等著称。
洞庭湖区的菜以烹制河鲜和家禽见长,多用烧、炖、腊等烹调方法。特点是芡大油厚,咸辣香糯。
湘西菜擅长烹制山珍野味、烟熏肉和各种腌肉,风味侧重于咸、香、酸、辣。常以柴炭作燃料,有浓厚的山乡风味。
由地可见,湖南菜的共同风味是辣味菜的熏腊肉;口味偏重于咸、辣、酸、香;用料多是猪、牛、羊、鸡、鸭河鲜和湖产品;烹法以煨、炖、腊、蒸、炒、熏、焖为主。湖南地方名茶有;组庵鱼翅、湘西酸肉、荷包肚、宝塔香腰、东安鸡,麻辣子鸡、冰糖湘莲、腊味合蒸、金钱鱼等。
[组庵鱼翅]
“组庵鱼翅”,是湖南组庵派(官府菜)传统名菜之一,系原督军谭延 的家厨曹敬臣所创,后来传入饮食业,为高级宴会之必备佳肴。
其操作方法是:选用发好的玉结鱼翅2000克,用稀纱布包好。瓦钵内垫一个竹箅子,铺上猪肘肉、葱结、姜片,将包好的鱼翅放上,再放上鸡块、干贝汤、绍酒、精盐、清汤,盖上盖,用慢火煨约4小时,取出鱼翅,装入盘内,将原汤滗出,加上熟鸡油、味精,烧开后浇在鱼翅上即可。
用这种方法煨制的鱼翅具有软糯、柔滑、醇香等特点。
[湘西酸肉]
“湘西酸肉”是湘西苗族和土家族传统风味佳肴,味辣微酸,以湘西自治州所做最佳,故名。
酸肉制法是:将带皮的猪肥肉刮洗干净,切成100克重的长方块,选用精盐、花椒粉腌5小时,再加玉米粉拌均,装在坛内,封严坛口,腌15天即成。“湘西酸肉”,就是将这种腌好的酸肉切成长方片,加红椒末、青蒜段煸炒,再加炒玉米粉、清汤焖熟。
[荷包肚]
“荷包肚”也是湖南组庵菜中传统名肴,以原料丰富,香鲜酥糯而著称。猪肚内灌入干贝、口蘑、冬笋、火腿、薏苡米、鸡肉、猪油、味精、绍酒和成的馅,盛在绿釉瓦钵内,上屉蒸熟,原钵上桌,形如一个大荷包而故名。此菜是多种原料融汇调和,别具风味。
[宝塔香腰]
“宝塔香腰”又名“玉麟香腰”、“七层楼”,是将七种不同的菜肴逐层码在一个大碗内,构成一个整体菜肴,形如一个宝塔,是衡阳地区传统名菜。大碗的最底层是炸制的芋艿片,第二层是蒸制的猪五花肉,第三层是炸制的荸荠丸子,第四层是经过挂糊油炸的猪肥瘦肉,第五层是蒸制的猪肉馅鸡蛋卷,第六层的橄榄形鱼肉丸子,最上层的爆腰花。
[东安子鸡]
“东安子鸡”,原名“醋鸡”,发源于湖南省东安县,故名。
选择嫩母鸡一只,褪洗干净,煮至七成熟捞出,剁去头、颈、脚爪,剔去骨头,切成长5厘米、宽1厘米的条,用熟猪油煸炒后,加入黄醋、绍酒、精盐、花椒末、肉清汤,焖约2分钟,再加入葱段、味精,勾芡,淋香油,装盘即成。
口味酸、辣、鲜、嫩,色泽素雅,别具风味。
[麻辣子鸡]
“麻辣子鸡”,色泽金黄,口味麻辣鲜香,体现了湖南地方特色。
它的制法是:选用当年嫩母鸡,宰杀褪洗后,去掉全部鸡骨,穿上交叉花刀,再切成2厘米的方丁,加酱油、绍酒、湿淀粉浆好,用七成热的猪油滑熟倒出,再用油煸炒红辣椒、花椒子,将滑好的鸡丁放里,加上黄醋、酱油、精盐、味精、青蒜,勾芡,淋入香油即
可。
[冰糖湘莲]
“冰糖湘莲”,是用湘莲中的白莲,泡发后加上温水,上屉蒸烂,将水滗出,装入大碗内,再加上用冰糖水焖制的青豆、樱桃、桂圆肉、菠萝丁。莲米全浮于汤上,汤清莲白,甜糯清香,不仅内味特佳,而且营养丰富。
[腊味合蒸]
湖南的腊味闻名全国,主要在腊猪肉、腊牛肉、腊鸡、腊鱼、腊野鸭等。“腊味合蒸”,就是将腊肉、腊鸡、腊鱼蒸熟,分别去皮、去骨、去鳞,切成长条,皮朝下码在一个大碗内,加上熟猪油、白糖、味精、肉清汤上屉蒸烂,取出翻扣在大汤盘内。成菜色泽深红,腊味浓重,咸甜适口,是湖南传统风味名菜之一。
非常多啊,你爱吃什么类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