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乙酸又称—氯醋酸,成品呈无色或淡黄色针状结晶,有刺激性臭味,易潮解,易溶于水和乙醇、氯仿、苯等大多数有机溶剂,其水溶液酸性强于醋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能破坏金属、橡胶和软木等,其化学性质很活泼。作为基本有机化工原料,氯乙酸及其衍生物广泛应用于农药、医药、染料、日化和有机合成等领域。在农药行业,氯乙酸主要用于生产乐果和氧化乐果等重要的杀虫剂,以及2,4-D、草甘磷、二甲四氯及丁草胺等除草剂。作为医药生产的原料,氯乙酸主要的下游产品有咖啡因、巴比妥、肾上腺素、维生素A、氯霉素、洛那儿安眠剂、氨基乙酸和脑复康等。在染料行业,氯乙酸主要用于生产萘氨基乙酸、靛蓝、分散荧光黄FEL、防脆硫化黑、还原大红K、还原大红G和还原桃红3B等。除此之外,氯乙酸还可用于羧甲基纤维素醚、三氯乙酸、乳胶稳定剂和粘结剂等许多日用化工和精细化工产品的合成,其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氯乙酸
中文名称: 氯乙酸
英文名称: chloroacetic acid
中文名称2: 一氯醋酸
英文名称2: monochloroacetic acid
CAS No.: 79-11-8
分子式: C2H3ClO2
分子量: 94.49
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含量: 一级≥96.5; 二级≥95.0%。
外观与性状: 无色结晶,有潮解性。
熔点(℃): 63
沸点(℃): 189
相对密度(水=1): 1.58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3.26
饱和蒸气压(kPa): 0.67(71.5℃)
引燃温度(℃): >500
爆炸下限%(V/V): 8.0
溶解性: 溶于水、乙醇、乙醚、氯仿、二硫化碳。
主要用途: 用于制农药和作有机合成中间体。
健康危害: 吸入高浓度本品蒸气或皮肤接触其溶液后,可迅速大量吸收,造成急性中毒。吸入初期为上呼吸道刺激症状。中毒后数小时即可出现心、肺、肝、肾及中枢神经损害,重者呈现严重酸中毒。患者可有抽搐、昏迷、休克、血尿和肾功能衰竭。酸雾可致眼部刺激症状和角膜灼伤。皮肤灼伤可出现水疱,1~2周后水疱吸收。慢性影响:经常接触低浓度本品酸雾,可有头痛、头晕现象。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遇潮时对大多数金属有强腐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