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大脑的国际赛是怎么解决语言问题的?

2024-11-19 04:41:30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参加了《最强大脑》国际赛中国队 VS 德国队的现场录制。德国选手/澳大利亚国际评审发言使用德语或者英语,他们戴着同声传译耳机,大部分信息他们会比较快接收到,作出更快的反应;在挑战环节,德国选手旁边的科学助理妹子就是他们的翻译,听一句翻译一句,反应就会稍慢一些。主持人、观众没有同传,要等到德国选手/澳大利亚国际评审发言完毕,才有翻译老师现场翻译(德语是听不懂啦,英文的翻译犯了比较多错误,Dr. 魏有时也会帮澳大利亚教授义务翻译),所以大部分观众反应都是有时滞的啦。最后一次节目录制从中午12点半到晚上近九点,对观众来说真心是体力活。节目组就更累了,估计花费的人工时累积起来总有数千小时。那么,在电视上看到节目中中外友人交流通顺无障碍是为啥呢?节目效果的好坏可以通过观众是否足够“沉浸”来进行判断。现场观众的反应仅靠台上的表演是不够达到 high 点的(都教授、周董上台除外……),还是得靠导演现场跟你讲故事、激情描述甚至表演他所需要的画面。引导电视观众的情绪,就是用这些现场观众的反应来感染你,达到共情。这很好理解,对一个好笑的笑话产生的“发自肺腑”的大笑,跟在一个不那么好笑的笑话后面,就会让这个笑话显得更好笑一点。所以,十几个机位上百小时的素材中,一定会选择最合适的观众反应镜头。你看到的任何观众反应可能并非即时发生的。剪辑艺术就是玩弄时间的艺术。它追求的是“完美”,而非“真实”。------------------再多白话两句:虽然当现场观众很累,不过最后一期《最强大脑》还是很好看的,窃以为是我看过的几期中,科学讨论占比最高的一期,就是不知道有多少会被剪辑掉了。本周一起看吧~

回答2:

外国选手都带耳机,有同声翻译。

同声传译、同步口译。是译员在不打断讲话者演讲的情况下,不停地将其讲话内容传译给听众的一种口译方式。
同声传译的最大优点在于效率高,可以保证讲话者作连贯发言,不影响或中断讲话者的思路,有利于听众对发言全文的通篇理解。同声传译是当今世界上在举办各类大型会议、论坛、峰会时经常采用的一种翻译方式。目前,世界上 95% 的国际会议采用的都是同声传译的方式。特点是讲者连续不断地发言,而译者是边听边译,原文与译文翻译的平均间隔时间是三至四秒,最多达到十多秒。译者仅利用讲者两句之间稍歇的空隙完成翻译工作,因此对译员素质要求非常高。
同声传译是一种受时间严格限制难度极高的语际转换活动,它要求译员在听辨源语讲话的同时,借助已有的主题知识迅速完成对源语信息的预测、理解、记忆、转换和目的语的计划、组织、表达、监听与修正,同步说出目的语译文,因此同声传译又叫同步口译。在各种国际会议上,同声传译译员以“闪电般的思维”和令人叹服的口译技巧,成功克服上述多重任务( multi-tasking )间的交织、重叠和干扰给大脑造成的能量短缺和注意力分配困难,使听和说并行不悖,成为与源语发言人一样令人瞩目的明星。 根据 AIIC (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的规定,同声传译译员只要翻译出演讲者内容的 80 %就已经算是合格了(同声传译译员翻译出演讲内容的 90 %、 100 %当然也有可能),因为很多人平时说话非常快,演讲时又只顾及自己的演讲内容或带各地的口音,同声传译译员只好调动自己的一切知识储备和经验来全力以赴。那些有意放慢速度照顾同声传译译员的演讲者毕竟不是太多,这就对从业者的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