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人教版高中必修4哲学的有关练习题,包括选择题、主观题,请发到291944471@qq.com (Thank you)

2024-11-01 11:38:05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马克思说:“哲学家并不像蘑菇那样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的最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这段话的哲学内涵是﹙ ﹚

A.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B.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C.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变革的思想结晶

2、孔子提出“畏天命。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这是﹙ ﹚: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3、马克思说:“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善。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要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②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③社会对个人价值的承认与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辩证统一的  

④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为引导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去,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等部门组织实施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该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根据西部建设和发展需要设置服务岗位;给予志愿者一定的生活补贴,并在服务期满时为其提供考研加分等优惠政策和切实有效的就业服务。这一计划的设计所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①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统一   

②实现人生价值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在社会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   

④个人理想应该与社会需要相结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小张在日记里写道:“放学时,铃声是悦耳的;考试时,铃声是紧张的”。这说明﹙ ﹚

A.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C.正确的意识对个人活动具有促进作用       

D.世界观是在个人主观选择基础上 形成的

6、能够统一天下的秦始皇,造了一个举世闻名的长城去防御敌人,可就是没想到制造导弹去攻击敌人。从哲学的角度看,这是因为实践具有       的特点﹙ ﹚。

A.客观性         B.主观能动性         C.物质性         D.社会历史性

7、“鱼对水说:你看不到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里。水对鱼说:我能感觉到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身边。”对这段话的理解中,最恰当的是﹙ ﹚

A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B.真理是客观的

C认识没有是非标准                    D.认识受主客观因素影响

8、经济条件是影响人们幸福程度的基础因素,但人们的幸福指数(幸福感)并不完全与物质生活的富裕程度成正比。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诸多其他因素,如健康的身体、美满的婚姻、和谐的人际关系、成就感、安全感和对工作的满意度等,对人的幸福指数影响越来越大。这说明

﹙ ﹚

①在生活中幸福没有真正确定的意义  

②主体感受并不完全取决于外部物质条件

③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④价值判断具有主观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③

9、李载仁是唐朝皇族的后裔,他生性迂腐,从不吃猪肉。有一次,家里的仆人打架了,李载仁大怒,叫人立即从厨房里拿来大饼和猪肉,让打架的人当着他的面吃下去,并且警告说:以后如果胆敢再打架,一定要在猪肉里加上酥油来重重地惩罚你们。李载仁用吃肉来惩罚仆人的错误,从哲学角度看这种行为﹙ ﹚

  

A.脱离了客观实际,以个人好恶来办事情,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B.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C.体现了人们由于利益的立足点不同,对事物的反映也不同

D.意识能够决定事物的发展

10、“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立焉,万物育焉。”这说明﹙ ﹚

A.矛盾的斗争性寓于矛盾的同一性之中    

B.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

C.矛盾的斗争性决定矛盾的同一性        D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矛盾的普遍           性

11、由于战争的需要,古代人设烽火台,用烽火和狼烟为信号传递军情。同样的原因,促使现代人创造了无线电波发报、雷达等科学技术去探测和传递军情。这主要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B.人类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不断给人们的认识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手段。

12、为推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出台政策调整了农村土地制度,允许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上层建筑要与经济基础相适应

 B.只要调整生产关系就一定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D.生产关系的调整必然引起经济基础的根本变化

13、“有时候,文明离我们只不过是十公分的距离”“多一点分享,对别人来说,就多一分温暖”。 “我们每个人迈出一小步,就会使社会迈出一大步”——公益广告是奥运文化的一大亮点,琅琅上口的广告语悄然给人们的言行带来了可喜的变化。从哲学的角度看,这主要体现了﹙ ﹚

A.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发展之中      

B.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C.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D.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14、韩愈有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下列诗句中与“草色遥看近却无”包含相同哲理的是

﹙ ﹚

A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B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C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D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15、丝瓜俯视南瓜说:“我的藤蔓很长,可以爬得很高。清晨能看到朝阳冉冉升起,傍晚能看到夕阳徐徐落下。”南瓜说:“我的果实很重,无法爬到高处。但我依托着泥土,感到踏实和温暖;也能观察到身边细微的变化。”下列说法中与该寓言寓意一致的是﹙ ﹚

A.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C.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D.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16、下面这幅漫画“过关”主要的唯物辩证法启示是﹙ ﹚

 

A.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B.要坚持适度原则

C.要善于抓主要矛盾            

D.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中国国务院2009年12月3日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加快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不仅关系到环渤海地区整体实力的提升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全局,也关系到环渤海和黄河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据此回答17—18题。

17、黄河三角洲发展高效生态经济,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是﹙ ﹚

A.体现了联系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B.体现联系的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体现物质的客观性 

D.人们根据事物之间固有的联系,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18、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要立足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具体实际,把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推动这一地区科学发展。这符合下列观点﹙ ﹚: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   

②全面观点看问题 

③实事求是的原则      

④抓主要矛盾的工作方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从哲学上讲,荆人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没有充分发挥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         B没有按客观规律办事 

C不懂得实际情况是变化发展的             D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

20、有一则故事叫《西邻教子》。文中写道:西邻有五子,一子朴、一子敏、一子盲、一子偻、一子跛。乃使朴者农,敏者贾,盲者卜,偻者绩,跛者纺,故五子皆不患衣食焉。从中可以得到的哲学启示是﹙ ﹚: 

①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要坚持适度原则 

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④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②  B.③④         C ②③    D.①④

21、右图漫画《人与自然》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

A.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B.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C.杀害鸟类就是谋杀人类自己           

D.发展是事物前进的上升的运动

22、我国三代领导集体都主张:在解决台湾问题的态度上,必须有坚定的原则性;在实现祖国统一的方案上,可以有选择的多样性。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           B.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C  坚持适度原则                       D.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23、“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

①人的认识受实践水平的限制  

 ②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③ 物质决定意识               

④ 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24、2009年7月27日,在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会议上,美国总统奥巴马引用了中国先哲孟子“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的典故名句,让人们感受两国合作决心的同时,也领会到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魅力。孟子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C  要树立全局观念                        D.主观要符合客观

25、有则寓言:刺猬曾经上过很多次当,于是不再相信任何一个表示友好者,长了一身刺来保护自己。刺的效果当然明显,只是从此刺猬失去了很多朋友。这则寓言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任何事物都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C任何矛盾都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D不能夸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属性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50分。

26、黑夜旷野中的磷火,从科学上讲,那只是自然现象。对这种现象,相信鬼神的人,以为是鬼神在作祟;不相信鬼神的人,而从无神论的角度去解释。究竟有没有鬼神,相信或不相信的人都可能会说这样一句话:“信则有,不信则无。”

请给出你对这句话的判断,并根据所学哲学知识说明理由。(8分)

27、材料一:2009年7月2日至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委员长吴邦国在安徽调研。他先后来到了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合肥等地,深入企业车间、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农村地头,亲切看望在高温酷暑下奋战的工人、农民,直接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共话应对危机之策,共商持续发展大计。

材料二:在皖北考察时吴邦国强调,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方针政策和战略部署,在努力保持经济平衡较快发展的同时,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克服当前困难与实现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发展低碳经济、促进节能减排,振兴皖北经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1)材料一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什么道理?(6分)

(2)请从系统优化的角度说明安徽怎样才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8分)

28、2009年4月以来,从墨西哥蔓延开来的流感,最初被诊断为猪流感。后来,世界卫生组织等权威机构研究发现,这种流感病毒实际包含猪流感、人流感和禽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于是将这种新型流感改称为甲型H1N1流感。世卫组织表示,甲型H1NI流感病毒还可能继续变异成毒性更强的病毒,对于甲型HINI流感病毒,专家认为是可防、可控、可治的,不必过于惊慌。

随着研究的深入,诊断技术不断改进,防治手段逐步完善,疫苗研制加速推进。国外疫情一经发布,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为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全力开展防控工作。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卫生部、农业部专门制订并下发了诊疗方案和应急预案。各级地方政府及时采取措施,切实做好防控工作。

(1)请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对世卫组织和专家的观点进行评析。(10分)

(2)从认识论角度,谈谈人类对甲型H1N1流感的研究过程哪些哲学道理?(8分)

29、从2009年1月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就包括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内的重大教育问题向社会各界开展第一轮公开征求意见工作,社会各界众说纷纭,积极献计献策。其中“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问题引起了杜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你是支持还是反对文理分科?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谈谈你的理由。(10分)

答案:

1~5ADDBB  6~10DDCAA  11~15CCCDB  16~20BDACD  21~25AACAD

二非选择题

26、答案一:这个命题不正确。理由是:“信”或者“不信”都是一种主观判断,属于社会意识,而“有”或者“无”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状态。(4分)这个命题实际上是说主观上的信或者不信决定了客观上是否存在的状态。(2分)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这种唯心主义是迷信的哲学基础。(2分)

答案二:这个命题正确。理由是:“信”或者“不信”是指一个人的意识,“有”或“无”指的是有没有鬼神存在思想观念。(4分)人们总是用自己的意识指导自己的认识和行为,相信鬼神的人就会把自己不能用常识解释的现象理解为鬼神支配的超自然现象,不相信鬼神的人,则从无神论的角度把这种现象理解为人们尚未认识到的自然现象。(4分)

27、(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这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4分)在经济工作中,党和政府始终坚持原则以人为本、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始终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体现了这一点。(2分)

(2)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这要求我们必须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2分)为此要做到:第一,着眼于事物整体性,要从国家整体利益的实现出发通盘考虑安徽的发展。

第二,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理顺安徽三大产业和各区域的关系。

第三,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安徽要对现有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每点2分)

28、(1)①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办事情必须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4分)甲流在部分国家和地区蔓延,并且可能继续变异成毒性更强的病毒说明了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必须遵循规律,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2分)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达到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的目的。针对甲型H1N1流感防治手段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说明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4分)

(2)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在防控甲流的实践中,人们不断深化对甲流病毒的认识。(4分)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对甲流病毒的认识经过多次反复而不断发展。(2分)

③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人们和疾病作斗争的将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2分)

29、答案一:反对文理分科。理由: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文科与理科知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②矛盾就是事物的对立统一。文理科知识具有同一性,相互联结。

 ③个人知识结构的不同影响其事物的正确认识。合理、全面的知识结构,有助于人们获得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

④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在高中阶段从整体上把握知识,有助于今后对某一方面知识的深入研究。 ⑤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答案二:支持文理分科。理由:①矛盾具有特殊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来选择文科或理科。②抓主要矛盾。在高中阶段的学习应有所侧重。

③由于认识主体和客体条件的限制,某一阶段个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有限的。

④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的功能。在高中阶段,学好文科或理科,为今后从整体上把握知识打好基础。(学生选取任意三个角度分析即可。如果在某一点上展开深入分析,或另有答案,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