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好孩子自主性与教师主导之矛盾

2024-11-15 11:54:0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一、背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游戏伴着孩子发展,孩子在游戏中成长。自主性游戏是幼儿园游戏之一,由于自主性游戏在活动内容、地点、对象的选择上完全由幼儿自由控制,自由安排,幼儿可充分展示自我。自主性游戏为幼儿提供了主动开展各种游戏的环境,幼儿可以轻松地进行交流、交往,因此受到幼儿的喜欢。自主性游戏也是教师了解幼儿发展、增进师生感情、实施教育的良好契机。
  二、教师主导作用的弊端
  事实上,当前幼儿园往往只把自主性游戏看成是自由活动的环节,容易被忽视。幼儿园自主性游戏内容较少、形式单一,且缺乏较强的整合性、系统性。教师对自主性游戏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随幼儿怎么去玩,自己也可以轻松一下,或者做一些准备工作,只要注意安全就可以了,于是就出现了“放羊式”的现象,而且自主性游戏时间得不到保证,不是被侵占就是被挪用。还有可能出现的是过分的干预幼儿在自主游戏活动中的环节,如有的幼儿喜欢玩创意美工,每天都玩,动手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可是其他的活动室就不太喜欢去玩,于是教师就会引导幼儿去别的地方玩,尝试着玩。可是幼儿在活动时却没有任何的效果,反而跟小朋友在追打着玩。在这当中老师的主导作用起了相反的作用,就会产生矛盾。
  三、个人见解
  说到自主性游戏,我先想到的是幼儿自发地、主动地进行某种游戏,在这种情况下,大班的幼儿可能是有目标的进行游戏,托中班幼儿可能是没有目标的,部分中班和个别大班幼儿也有没有目标的,我们先不管幼儿是不是有目标,但一定是自发地、主动地去进行,游戏是选择自己想玩的游戏。那么自主游戏应该在哪里进行呢?如何进行?这是我要深思的问题。
  首先,游戏要有规则。教师要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引导幼儿共同参与到游戏环境的创设中,让幼儿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选择游戏,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游戏,体验游戏学习带来的快乐,促进幼儿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在强调自主性游戏中,幼儿有自己支配和选择游戏的权利,游戏计划不是教师事先想象制订的,由于游戏的主人是幼儿,要玩什么游戏是幼儿自己的权利,每个幼儿的需要都不一样,教师应该根据幼儿在进行自主游戏时的表现、幼儿的需要和存在的问题来制订下一次的游戏计划,在幼儿的游戏中不断生成新的计划,可以使游戏的开展更能满足幼儿的愿望和需要。
  让幼儿在游戏中发展自主性,并不是不要规则,如果没有规则,幼儿就不可能学会控制自己的冲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由和规则本身就是相对立而存在的,如果规则的提出不被幼儿所理解,那他们可能很难接受或都拒绝接受。游戏中的自由必须是建立在一定规则约束之上的,在培养幼儿自主性的同时,也要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自主与规则是同步的。当幼儿在日常活动中不断练习并逐步将规则内化成自己行为的一部分时,那他们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会自觉遵守规则。老师在游戏中收放自如,是日常教育中自律、自主同步进行的结果。当然不同年龄自主与规则的培养重点是不一样的。
  幼儿在进行自主游戏时教师是不能过多的干预的,但在游戏中有些幼儿需要老师的帮助,教师应该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尝试的前提下,给幼儿适当的帮助,这样不仅能促进游戏继续延伸下去,而且能让幼儿在尝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感和胜任感。
  四、案例及分析
  幼儿虽然对“角色游戏”这个名词并不理解,但是他们喜欢找一个舒适的地方去摆弄摆弄,在与玩具的“交流”中他们会模仿成人的一些动作,比如,抱着娃娃的幼儿会去找碗、调羹喂娃娃吃饭;玩煤气灶的幼儿会不停地炒啊炒。与此同时,幼儿还会出现一些相当简单的语言比如:“你别哭懊!”“你吃呀!”……幼儿把娃娃看做是有生命的,对玩具是当真地在操作。当然,有些中班幼儿会在别人的“津津乐道”中“迷失方向”,旁观别人的游戏或者自己拿着玩具不玩耍而愣愣地看着别处。因此,为幼儿提供较多的形象逼真的玩具,鼓励幼儿大胆玩耍是教师主要的任务。
  案例:
  娃娃家一直是女幼儿最喜欢玩的地方,她们有的在娃娃家里学妈妈带宝贝,做饭给宝贝吃,有的学妈妈烧饭做菜等。为了丰富游戏的情节,我找到了一个真的洗澡盆,并准备了一个晾衣架,在上面挂了小娃娃的衣服,并把一些洗发水、沐浴露瓶子投放到娃娃家里去。然而,几天过去了,我们的洗澡盆一直没人去玩,没有一个小朋友去给娃娃洗澡,是我们的洗澡盆不好吗?不对!洗澡盆很漂亮,而且想想小朋友也有相关的生活经验,都认识洗澡盆,知道是给小宝宝洗澡的,可为什么不爱玩呢,我很纳闷,同时也有了把它换成其他材料的想法。这一天,玩区域活动不久,杨馨蕾(化名)笑眯眯地跑来让我和她一起带娃娃去公园玩,我看到她抱着的娃娃很脏,于是我说:“呀!瞧你的宝宝这么脏,怎么能出去玩呢?杨馨蕾一听,马上说:“那怎么办呢?”我说:“杨馨蕾那边有个洗澡盆哦!”“那我就给它洗洗澡吧!”杨馨蕾说。接着她就立刻把娃娃的衣服脱了下来,把娃娃放进了洗澡盆里。在洗的时候我也参与进来,和杨馨蕾一起给宝宝抹上“沐浴露”,用上“洗发水”,洗好后,杨馨蕾还给宝宝换上了晾衣架上的新衣服,看到自己的宝宝这么干净,杨馨蕾高兴极了。这时许多幼儿见我们给宝宝洗澡洗得这么热闹,也把自己的宝宝放入澡盆里来洗,大家玩得非常的投入。从那以后洗澡盆经常有人在玩,玩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了。
  分析:
  开始的时候为什么幼儿不爱玩呢?对于中班幼儿来说,他们比较喜欢玩熟悉的、重复的游戏,这次老师投放的洗澡盆,虽然幼儿看到过自己父母用过洗澡盆,但是从未自己去摆弄,对他们来说没有直接的生活经验,同时老师出示洗澡盆时,也没有创设很好的问题情景,因此,对孩子来说,洗澡盆的出现,只不过娃娃家多了一件物品而已。一次偶然机会,教师通过自己的示范和语言,为幼儿创设了真实的游戏情境,才使得幼儿开始乐于参与玩洗澡盆的游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说到,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锐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关注不仅仅是用眼睛去看,还要用心、用脑去思考,中班幼儿生活经验少,很多时候还非常需要老师的介入,在老师的直接引导示范下,在孩子慢慢熟悉的过程中,幼儿的生活经验才能在游戏中得到提升。如上面案例中,幼儿不爱玩到由于教师的关注改变现状,创设情境,自然介入幼儿原本不感兴趣的活动,使冷落的洗澡盆活动引来幼儿的注意。其次,对于中班的孩子,游戏的情境创设不仅需要逼真的材料,有时候还需要老师通过其他的直观的形式来创设情境,如教师的参与,它不仅能挖掘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潜在能力,积极创造了与之相关的游戏环境,还能大大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使孩子在活动中产生更积极的参与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