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有哪些

2024-11-27 09:24:24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1. 不开发票,虚假宣传,以次充好。

  2. 标价与实际付费不符。

  3. 将假冒伪劣商品充当正规、高档、名牌进行销售。

  4. 导购误导消费。

  5. 网购后出现商品质量问题后拒绝退换货。

  6. 网购商品后实际收货时发现少了、非购买商品。

  7. 预付费充值卡及非预付费会员卡在充值、消费后关门跑路。

  8. 合同欺诈或条款陷阱,签订合同后随意加价。

  9. 商品出现质量问题或性能故障后,商家拒绝或拖延退、换货及修理,拒绝履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三包有关规定的责任。

拓展资料:

消费者权益是指消费者在有偿获得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以及在以后的一定时期内依法享有的权益。

消费者权益,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下适应经济运行的客观需要赋给商品最终使用者享有的权利。

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实际上就是不正当竞争行为,必须限制和打击。如果放任经营者损害消费者利益,就会使广大合法、诚实的经营者的利益受到损害,污染竞争环境。

参考资料:消费者权益_百度百科

回答2:

一、消费者权利也称消费者权益,是消费主体的权利和利益的合称。

消费者利益由多种利益因素构成,主要包括物质经济利益、精神文化利益、安全健康利益、时效利益、环境利益等。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指的是消费者所享有的,由法律、法规确认,受法律、法规保护的权利。

二、常见的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属于欺诈消费者的行为:

1、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 

2、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销售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分量不足的;

3、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商品谎称是正品的; 

4、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的行为; 

5、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的;

6、不以自己真实名称或者标记销售商品的; 

7、采取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销售诱导的;

8、作虚假的现场演示或说明的; 

10、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对商品价值做虚假宣传的; 10.骗取消费者预付款的; 

11、利用邮购销售骗取价款而不提供或不按约定条款提供商品的;

12、以虚假的“有奖销售”、“还本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的。 

经营者有上述行为,消费者可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向经营者提出索赔要求,索取赔偿的数额应按所购买的商品的价格和接受服务的费用双倍返还法。 

经营者有上述欺诈行为,又拒不接受消费者的赔偿要求,消费者可向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提出控告,不能解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法。

回答3:

产品质量问题,搭售行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