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古城具有什么族的特点?

急急急!!!!!!是什么族哦!清楚点!!!!!
2025-01-05 10:52:29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丽江是少数民族较多的市,主要是纳西族,从古城看有二个明显特点:

1、古城北依象眠山,西枕狮子山,南临文笔山,翠峰如屏。以不筑城墙而驰名,因为古代丽东世袭的土司姓木,若筑城墙,木字加上框便成为“因”字,因而古城没有城墙。玉泉水自城东北黑龙潭涌出,沿街分流,走巷穿户,常年清流,有“户户朝阳,家家流水”的高原水城风貌。民居、街道依山傍水,顺山就势,古朴自然,选址建城充分利用了地理环境。街道、庭院遍植花木,素有“丽郡从来喜植树,古城无户不养花”赞语。路面都以丽江特产彩石板铺成,溪流之上为石拱桥,小桥临波,曲经通幽,雨季不泥,旱季无尘。丽江当时的街场是个土圩场,雨季泥泞过膝,干季风沙遍地。明代土司开挖西河,利用西高于东的地势,人工控制活动石板,定时引西河水入中河,并冲洗五花石铺成的街面,保持城市的清洁干净。到了清代,又开挖东河,把中河水东引入城。这样,三水入城,穿街过巷,又分为无数小渠,与潭泉相连,形成密如蛛网的水系,布满金城。才有“家家门前流活水,户户垂柳拂屋檐”的景观。有水就有桥,及单孔、双孔、三孔及多孔桥共七十余座。许多石拱大桥都是明代纳西族木氏大土司从内地聘来能工巧匠,精心设计营造的,具观赏价值,也有很高的实用性。丽江城中心为四方街,自古商旅云集,贸易兴盛,也是节日聚会处。城内明清建筑鳞次栉比,均保存完好,有皈依堂、黑龙潭、五凤楼、得月楼、锁翠桥、解脱林、木氏土司府和成片的古民居,在我国古代城市建设的瑰宝。木氏土司府仿北京明紫禁城,有三大殿、家庙、万卷藏书楼等数十个院落和狮子山“御苑”,规模宏大、殿宇壮丽,占地达40万平方米。寻常百姓民居,格局式样均三方一照壁,门多东门,厅廊宽敞,天井大方,门窗雕饰花鸟等图案,极富文化气息,体现了纳西民族的艺术造诣和审美情趣。有“高原姑苏”高原“威尼斯”之称。

2、 纳西民居大多为土木结构,比较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进两院等几种形式。其中,坊一照壁是丽江纳西民居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民居形式。在结构上,一般正房一坊较高,方向朝南,面对照壁。主要供老人居住;东西厢略低,由下辈居住;天井供生活之用,多用砖石铺成,常以花草美化。如有临街的房屋,居民将它作为铺面。农村的三坊一照壁民居在功能上与城镇略有不同。一般来说三坊皆两层,朝东的正房一坊及朝南的厢房一坊楼下住人,楼上作仓库,朝北的一坊楼下当畜厩,楼上贮藏草料。天井除供生活之用外,还兼供生产(如晒谷子或加工粮食)之用,故农村的天井稍大,地坪光滑,不用砖石铺成。此外,纳西民居中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是,不论城乡,家家房前都有宽大的厦子(即外廊)。厦子是丽江纳西族民居最重要的组成之一,这与丽江的宜人气候分不开。因而纳西族人民把一部分房间的功能如吃饭、会客等搬到了厦子里。在建筑设计、建筑风格及艺术等方面,大研古城的纳西民居最具特色。古城地处丽江坝,选址北靠象山、景虹山,西靠狮子山,东西两面开朗辽阔。城内,从象山山麓流出的玉泉水从古城的西北湍流至玉龙桥下,并由此分成西河、中河、东河三条支流,再分成无数股支流穿流于古城内各街巷。利用这种有利的自然条件,古城街道不拘网格的工整而自由布局,主街傍河,小巷临渠,道路随着水渠的曲直而延伸,房屋就着地势的高低而组合。这些房屋中临街的房子多被辟为铺面,或主人自己经营些小商品,或转租他人经营。长期以来,纳西人形成了崇尚自然、崇尚文化,善于学习和吸取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的优良传统。这一传统特别对民居建筑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表现在:民居特色鲜明、构筑因地制宜、造型朴实生动,装修精美雅致。此外,纳西人在房屋的建筑设计上一直着重考虑抗震性能,并总结了一些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这从1996年“2•3”地震中,古城民居房墙大量倒塌,但主体框架仍保持完好等情况中可以看到。

回答2:

在高远而明澈的天空下,得得的马蹄声,“二牛抬杠”的耕作与老人烟杆飘出的青烟,组成古老生活的图画。以雪山为背景,这曾经生活的意象,如今真实地呈现在面前,是束河的田野给人的温暖亲切的印象。
一如这些人、物生活的家园———隐约在树丛中束河古镇的身影,散发着与大地田园贴近的独特芬芳。
玉龙雪山余脉下背风向阳的村落———“束河”,被纳西语称为“绍坞”,意为“高峰之下的村寨”。在村民的眼中,村后的聚宝山形如堆垒的高峰,因此以之为名。
这里是纳西先民在丽江坝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在遥远的年代,当氐羌先民离开曾经策马纵横的河源草地,沿着纵列的山河南下,成为分散在青藏高原东缘的众多部落时,他们中的一支,顺无量河,经过木里进入了今天的滇西北。在“白天白地,白山白海”的神圣白水台,这支氐羌后裔,孕育了最初的东巴文化。
从冬渡口(金沙江)到盘又打鼓(大具),他们终于来到了一马平川的丽江坝子。在这肥沃的土地间,他们“前面赶着成百上千的牛羊,后面跟着黄色黑色的猎狗”,将祖先游牧的生活又延续了千年。直到粗砺的性情逐渐被温润的雪水所浸洗,风霜雨雪的游徙也逐渐转向安定具体的农耕,在这个过程中,连忽必烈的南征也没有将放马牧歌的生活重新复原。元代以后的丽江坝子,“得雪山丽水之奇胜,土地肥饶,人资富强”,已经是一派农耕之景。得益于玉龙雪山冰清玉洁的融水,丽江坝子的水利网在明代正式形成,利用北高南低的地势条件,纳西先民引束河、白沙、清溪、黑龙潭等几处水流滋润农田。特别是束河所在的青龙河两岸,沟渠纵横,更是稳产的农田,徐霞客也记载了当时的丽江坝子“本年种禾,次年即种豆菜之类”轮耕的农业生产方式。
农耕水利网的健全更表现在对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上,在洪水隐患的季节,丽江坝子的百姓轮流派遣人员巡视沟渠,一旦发现洪水来临的征兆,立即吹响牛角号,村民则迅速聚集,开展清理河道的工作。
在这样的天时、地利、人和俱全的条件下,束河与临近的白沙不仅成为纳西先民定居丽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即使是当纳西先民在南宋末年,进入今天的英古地———大研镇之后,仍然保持着独特的文化地位和繁荣景象,成为丽江纳西民族心灵的故乡,后来更成为赫赫有名的丽江木氏土司发祥之地。徐霞客经临此地时,在他的日记中写道:“过一枯涧石桥,西瞻中海,柳暗波萦,有大聚落临其上,是为十和院”。书中的“十和”即今日的束河。
束河的马帮往事
那辆红顶的马车跑过笔直的道路,一转过弯,停在了束河古镇的入口处,赶马人跳下马背,抖了抖缰绳,加入到了招呼游客的队伍当中。
阳光爽剌,赶马人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刚才的一阵御马,使他的额头渗出了点点汗珠,但这丝毫不影响他揽客的热情。赶马人看到远处几个游客正结伴向束河走来,便随即迎了上去,我听不清楚他们之间的交谈,只见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游客却摇摇头、摆摆手示意。
赶马人回到马车身边,坐进车里继续等待。这期间,他那并不高大的马儿一直在旁边静静地伫立着,偶尔甩甩耳朵,咬着马爵子,发出打嗝般的声音。
几十辆红顶的马车和经过装扮的马匹挤在进入束河的道路上,一字排开,等待着游客的挑选,他们着装整齐,铜铃红辔,杨柳春风,勾连起人们对昔日马帮云集的追忆。
依山傍水的束河位居丽江坝子的祥瑞之址,曾被堪舆家称为“丹凤含书之地”,以此来预言它的文化昌盛与兴旺发达。而历史上的束河确实繁荣喧闹一时,纳西先民在这里展现着从农耕文明向商业文明过渡的整个过程。
这一切,缘于那穿行在西南的崇山峻岭之间,充满传奇的茶马古道。
开通于唐代的茶马古道,如同蛛网将西南横断山脉的民族、文化、经济与政治相串联。在其中一条从滇南经丽江直达西藏拉萨的道路上,无数的马帮来往穿梭,做着世间最艰苦危险,却最具文化意义的贸易。马蹄敲击着幽寂的山路,在月夜星光中日夜兼程,赶马人无不希望早日到达漫长旅途的终点,然后返家团圆。但是他们往往行进到束河,就不由自主地停下奔波的脚步,在这个兼具美丽风光与富饶繁荣古道重镇驻足歇息,采办或中转货物,然后乘翌日的朝阳,各自重新出发。据统计,在最兴盛的年代,每天停留在束河的马匹达到3000匹之多。
没想到人流往来,对各种商品的需求大增,催发了束河独具特色的手工产品。明朝年间,木氏土司为了保证茶马贸易中各种工具用品的需求,专门从江南延聘了一批工匠。这些工匠定居束河,开始生产皮鞋、皮货、麻线、铁器、竹器等古道上的日用品,从此,该地也成为滇、川、藏交界地域内著名的“皮匠村”。在最繁荣的年代,束河的居民中有300多户在从事与皮革相关的手工业,他们生产的各种皮货曾经远销西藏、西昌、青海等地,束河工匠们也走遍了茶马古道的每一个角落,在宁蒗、中甸、德钦,形成了以束河皮匠聚居而成的皮匠村,而有的商人更是将生意做到了印度、尼泊尔等国。于是便有了“束河皮匠,一根锥子走天下”的民谚。在1942年,束河皮匠村甚至与国际工合组织合作,通过贷款、集股合资开办过“皮革合作社”。
与皮革加工手工业同样闻名于世的,是束河曾经发达的文化教育。早在清朝乾隆年间,束河就开设了由政府公助的义学馆,与村落中的三所私塾并存,到了近现代,束河开始创办小学、中学,成为了丽江坝子著名的人才之乡。
从唐宋开始,历经元、明、清,束河古镇延续千余年的发展,为沿线居民带来无数回味至今的岁月。
时尚酒吧与田里青菜
曾经穿行在险山恶水之间,跋涉千里,牵动边疆生活命脉的马帮生活,不再是束河现在的气象。今日守候在束河村口的新马帮,经营与规划的,是与祖先们完全不同的生活。
赶马人终于揽到了一车的游客,他高兴地一扬鞭,得得地马蹄踏着光滑石板路,游人们开始随着马车微微的颠簸,徜徉在今日的束河。
身边是川流不息的人群,眼前是琳琅满目的招牌。光滑的石板路,一直延伸到与丽江古城形制相仿的四方街,潺潺的青龙河,从丽江最大的青龙石桥下流淌而过,街头还残留着高突的上马石,巷中还隐藏着马锅头的曾经的豪宅,店铺里摆放马鞍、马铃、马灯、皮口袋、酥油桶,无一不做成了古旧沧桑的模样,让人抚今追昔,感叹岁月中的马帮背影。
曾经属于手工业与马帮文明的束河街头,在琳琅拥挤的店招和川流的人群中,正逐渐走向商业与休闲文明的束河。
农耕生活与后工业文明在今天束河奇怪地交织着,在束河的阳光中,你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穿着时尚的游客慵懒地坐在椅子上喝咖啡,窗外隔着不到五米的街道,少女正在三眼井旁专心地浣衣洗菜,旁边的田地里,少妇在埋头打理着蔬菜,而一个光着脚板扛着锄头归家的男人正走过这家挂着“看书、发呆、睡觉、烤太阳”等休闲话语的酒吧。
这已经成为束河旅游的一块招牌和看点:时尚的酒吧和田里的青菜,很大程度上满足着许多人追求惬意与享受田园的双重愿望。
望月阁主人胡叔来自北京,传说曾是商界大佬,厌倦都市繁华,现在是束河是最有名的望月阁客栈的老板。在聚宝山脚下,他租下了几栋民房,并投入了几百万的资金进行装修,将其改成了具备接待条件的客栈。前面临街的房间是他的藏宝楼,后面的两层小木楼是各种规格的客房,巨大的院落,摆放着几个小桌和躺椅。在午后的轻风中,而几位来自广东、北京、湖南或台湾的客人正依在躺椅上看着国外的名著,闲聊起台湾的选举。如同丽江大研曾经发生的一切,外来的人员与本地居民正在束河进行着越来越多的置换。
76岁的杨大爷在一个偏僻的树阴下摆着一个水果摊,尽管生意冷清,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他聊天的心情。他正准备在明年年初将束河的老房子出租,一年至少5万的租金收入将让他们一家生活平添很多充裕的资金,他们自己则已经在束河镇外修建了新居,很快就会搬到那里生活,“谁让城里人喜欢这里呢。”他说道。 杨大爷说话的时候,几位当地的少女正骑着载客的马,从身边走过。

如果说丽江古城已变成越来越热闹的城市的话,束河古镇就可以说是一个真正宁静的世外山村,可以这样说,束河古镇才是中国真正最美的山村。
去丽江前,知道新开发的一个景点叫束河,网上风光无限。到了丽江的第二天就急忙安排去了束河。在丽江的客栈用完早餐,与同来的同事便急匆匆来到街上打了出租车直奔束河。不曾想没走多远,我们便一头撞进了束河古城的怀中。

束河与丽江古城比起来,更加古朴幽静,石板反射着夕阳的光彩,木板楼由于抵御严寒的需要经常年的烟熏火燎而黑得发亮。雪山上融化的雪水汇成小溪,束河古镇整个依水而建,家家门前都有清亮的溪水流过,山民们用这个水做饭洗衣,悠然而自得。由于旅游开发,很多农家小院被租了出去,改装成客栈、酒吧、书屋、茶馆一体的所在,而且往往有一个很雅致的名字,吸引游客到那里小憩。我和同事的兴趣在拍摄古镇风光上:房屋的结构、山民的皮质背衣、石板小路、小溪里天然“冰镇”的啤酒和西瓜是我们眼光追逐的目标,反倒没有时间停留在某个所在喝喝茶、看看书了。

步入束河,湿漉漉的街面仿佛净水泼地。一群纳西族妇人牵着小孩正在跳着当地的舞蹈,古朴的乐器声融于其中。我们在一户虚掩着的门前停下,正巧碰上院子的主人,他热情地敞开两扇朱漆大门欢迎我们入户参观。一位大嫂在粉刷阁楼的二层,与她攀谈后得知,她把一家三口都带来了,已经在这儿住了一个多月,她笑着对我们说:这旮地忒好了,到这儿就不想走嘞。我们听后,禁不住为她这份洒脱而赞叹。
继续沿小巷走,小巷四通八达,并且有明渠一直伴随我们(明渠是南方古城的特色之一)。依小巷的地势蜿蜒而下,一会儿,我们来到有三个水池的明渠边。三个水池一个比一个低,此时,一幅在都市中看不到的画面出现在眼前:几个妇人蹲在水池边干着家务,上面的在担水,中间的在洗菜,下边的则在洗衣服、涮墩布。她们井然有序,就像是在表演。这就是丽江古城最著名的一景“三眼井”。这里民风淳朴,人们自觉遵守着自古沿袭下来的用水习惯。
在束河也有着类似丽江古城四方街”一样的旅游商品集散地,但是这里的商业气息还不及那边,估计跟刚开发不久有关吧!这里的商品价格也比较便宜,游人不多,可以尽兴挑选、砍价(经过充分实验,估计砍个2/3都能拿下,不过一般当地自己做的手工品价格都还很合适),在这里买些纳西族特有的蜡染类纪念品带回去,如纳西族手绘锦、东巴壁画、神态各异的吉象。

束河的魅力让人不知不觉忘记了时间,我们寻着远处飘来的纳西古乐声惬意行走。看看表,已近傍晚,我们继续逛着,延着小溪找到了传说中的望月阁客栈空中茶苑坐下,果然如入仙镜,抬头望望天,啊!一下子让人身心空灵。天空是如此深邃,银河就悬在头上,深深吸一口束河的清新空气,实在是爽!望着外面的景色深陷进去。思想也随着情景到处闲逛。入夜的束河在一家家小酒吧的灯光中缥缈不定,猛然间我们发现,我们迷路了,迷在了古城,迷在了束河,迷在了望月阁花园。房檐上滴答而下的水滴,它们落在青涩的石板路上、落在小渠的溪流里、落在窗前的花丛中、落在我的记忆里。

回答3:

主要是纳西族

回答4:

当然是纳西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