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论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位置(一) 要解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消除传统文化中的排座次思想。典型的是梁山泊的故事,本来就一群被逼上梁上的农民起义军,生生就排出108个座次,你是第98位,我是第97位,就是比你大一级,你要听我的。 好吧,业务是第一位,财务第二,那么人力资源排第三,电脑部、行政部等就只有往后排了。几个部门开会讨论问题,先是业务说了算,然后财务说,两个部门都不管,那就由人力资源管吧。 还有一种情况就看哪个部门老大入职早,哪个更强势。比如财务总监是公司的老臣子,当年跟老板一齐打天下,而人力资源总监只是刚招进来的新人,那么企业里开会时财务总监可以侃侃而谈,人力资源总监就只有夹着尾巴做人了。 很明显,这种排座次来定发言权的方式,使企业里各部门不自觉的内耗,大家不是各司其责,而是争风吃蜡,力求压倒对方。 企业里有没有最重要的部门呢?也许有,也许没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不应该问这个问题,那只是用梁山泊的方式来管理企业,现代企业只有管理层级之分,而没有不同职能部门重要性之分。 企业里每个部门都是不可或缺。你能说前台接待部门不重要吗?他们是企业的门面,代表着企业的形象。也许平时你觉得他们只是接接电话,没有什么有价值的工作,但等来访的顾客对接待礼仪有抱怨的时候,你就不会觉得他们不重要了。业务部门、财务部门、人力资源部门、信息部门等都是一样,这些部门分别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不能用“重要”或“不重要”来衡量。(二) 有人会拿出杰克.韦尔奇的话,说人力资源应该是CEO之后第二重要的部门。这样的说法又回到了企业里哪个部门最重要的话题了。和其他部门一样,人力资源无所谓重要或不重要。 人力资源的作用不可替代,但人力资源只能是服务部门,提供意见或方案的部门,而不应该是决策部门。 这是由于人力资源的工作性质决定的。人力资源部门直接管理的员工很少,但所做的工作却与企业所有员工有关。比如奖金制度,为激励企业员工,人力资源部门起草了一个奖金制度,但这个制度会由其他部门来决定是否采用。因为这个制度不仅仅是关乎人力资源部门员工,更是与所有员工有关。对于企业里大多数员工而言,最了解他们的不是人力资源,而是他们的部门管理层。奖金制度是否公平合理,是否有漏洞,是否适合企业员工,制度执行过程有什么问题,制度的效果如何……这些问题都需要部门管理层去观察和了解。 在实际操作中,也有不少企业是由人力资源来做这个决定的。奖金制度由人力资源部制订,由人力资源部执行并跟进反馈。不少人力资源从业者乐于做这个决定,因为他们觉得这就是人力资源价值的体现。但一旦人力资源开始直接参与其他部门的管理工作,那么许多问题就会接踵而至。制度无法得到其他部门的认可:这是你们做出来强加于我的,我为什么要接受?制度的执行和反馈情况没办法清晰反映:做得好是人力资源的功劳,做得不好也就人力资源去解释好了,反正做得怎么样部门管理层不知道。这样操作最大的问题是部门管理工作的混乱,部门管理层没有工作积极性,部门员工也面临多头管理的问题。最终的结果往往是人力资源吃力不讨好。 对比上面两种做法,我觉得人力资源还是专心做好“专家”角色,将决策的角色让营运业务部门去做更好。(三) 这里有一个营运部门的角色问题。企业要赢得市场竞争,最终要靠营运部门。再好的财务部、人力资源部也不可能代替营运部门来处理顾客问题。企业设立许多非营运部门的目的,是希望这些非营运部门能为营运部门解决问题,使营运部门能更有战斗力。而作为营运部门则要综合考虑其他部门的力量,统一作出决策。我们甚至可以作出这样的比喻,营运部门是战斗的主体,而其他部门都是营运部门为提升战斗力雇佣的辅助部队。请什么样的辅助部队,辅助部队的意见建议应不应听,最终还是由主力部队来决定。 许多中小型企业能赢得市场,就是因为坚持了这一点。但一旦企业变大,部门增多,营运部门反而无法综合其他部门力量,导致政出多门,管理混乱,竞争力下降,最后失去市场。 说回具体的例子,人力资源部门起草的奖金方案,应不应该由营运部门来拍板。 答案应该是这样:营运部门虽然不是人力资源专家,但其肩负着带领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责任,企业里的决策最终应由营运部门来决定。面对人力资源部门起草的奖金方案,营运部门综合考虑后,决定采纳或不采纳。
企业里人才、质量、老板、文化制度哪个重要
企业讲收入 老板觉得你赚钱你就重要 反之就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