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文字狱都有哪些诗句

2024-11-15 11:47:09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1、黄培诗案:“一自蕉符纷海上,更无日月照山东”、“杀尽楼兰未肯归,还将铁骑人金徽”、“平沙一望无烟火,惟见哀鸿自北飞”。

告黄培的人是他家世奴家仆黄宽之孙黄元衡。黄元衡本姓姜,在他考中进士、当上翰林后,为了归宗还姓,解除与黄家的主仆名分,就向官府控告黄家私下刻印并收藏有“悖逆”的诗文书籍等。因此黄培等十四人液哪被捕入狱,被处斩

2、翰清模林院庶吉士徐骏:“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于是雍正认为这是存心诽谤,照大不敬律斩立决。

3、徐述夔《一柱楼诗集》案:“举杯忽见明天子,且把壶儿抛半边”被指用“壶儿”喻“胡儿”,被暗指清朝。还有“明朝期振翮,一举去清都”,后来乾隆帝称“用朝夕之朝为朝代之朝,不用上清都、到清都,而用去清都”,因此是“显有兴明灭清之意”。

4、“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一对故友重逢,对月畅饮之后即将分别,其时恰逢月朗风清,被送者感激万分,便对送行者吟了一句:“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不料雍正帝认定,此乃“怀念亡明,诋毁大清”。即:公然怀念明朝的月,诋毁大清的风,其罪当诛,可怜一介书生有口难辩,眼睁睁地掉了脑袋。

5、“夺朱非正色,异种亦称王”乾隆年间,礼部侍郎沈德潜在《咏黑牡丹》诗中有“夺朱非正色,异种亦称王”之句,朝廷认为是影射满洲人以异族夺取朱闹正码明皇位,虽死,仍被下令剖棺锉尸。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文字狱

回答2:

1,“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

有一次翰林官徐骏在奏章里,把“陛下”的“陛”字错写成“狴”,雍正帝见了,马上把徐骏革职。再派人一查,在徐骏的诗集里找出了两句诗:“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于是挑剔说这“清风”就是指清朝,这一来,徐骏犯了诽谤朝廷的罪,把性命送掉了。

2,“夺朱非正色,异种亦称王”

乾隆年间,礼部侍郎沈德潜在《咏裂慧黑牡丹》诗悄纳中有“夺朱非正色,异种亦称王”之句,朝廷认为是影射满洲人以异族夺取朱明皇位,虽死,仍被下令剖棺锉尸。

3,“一把心肠论浊清”

胡中藻是乾隆元年进士,官至内阁大学士,启源没因卷入鄂尔泰与张廷玉的两派之政争,被乾隆皇帝借其作《坚磨生诗钞》入罪,腰斩。(当时胡中藻这哥儿们神经末梢发达,竟在腰斩之后用血写了十三个冤字才气绝身亡)

诗钞中有一句“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皇帝认为加“浊”于“清”之前,是侮辱大清;又“记出西林第一门”,被解为“攀缘门户,恬不知耻。”于是他宣称:“朕更不得不申我国法,正尔嚣风,效皇考之诛查嗣庭!”。

扩展资料:

清朝打击异己分子,镇压对自己统治不利的思想言论而制造的一些因言论而获罪的案件。清朝的文字狱案件多样,纵观有清一代,尤以清初顺治,乾隆时期最甚。

清朝时期的文字狱是空前绝后的,而且随着统治的稳固而加深,越是统治稳定的时期,文字狱就越是登峰造极,至乾隆时期,已是无以附加的强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因此而扭曲变形。按照鲁迅的说法,“文苑中实在没有不被蹂躏的处所了”。顺治帝施文字狱7次,康熙帝施文字狱20多次,雍正帝施文字狱20多次,乾隆帝施文字狱130多次。以下是清代历朝重要的文字狱案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文字狱

回答3:

1、“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一对故友重逢,对月畅饮之后即将分别,其时恰逢月朗风清,被送者感激万分,便对送行者吟了一句:“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不料雍正帝认定,此乃“怀念亡明,诋毁大清”。即:公然怀念明朝的月,诋毁大清的风,其罪当诛,可怜一介书生有口难辩,眼睁睁地掉了脑袋。

2、“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

有一次翰林官徐骏在奏章里,把“陛下”的“陛”字错写成“狴”,雍正帝见了,马上把徐骏革职。再派人一查,在徐骏的诗集里找出了两句诗:“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于是挑剔说这“清风”就是指清朝。

这一来,徐骏犯了诽谤朝廷的罪,把性命送掉了。 (另有一说是徐述夔与沈德潜)

3、“夺朱非正色,异种亦称王”

乾隆年间,礼部侍郎沈德潜在《咏黑牡丹》诗中有“夺朱非正色,异种亦称王”之句,朝廷认为是影射满洲人以异族夺取朱明皇位,虽死,仍被下令剖棺锉尸。

4、“一把心肠论浊清”

胡中藻是乾隆元年进士,官至内阁大学士,因卷入鄂尔泰与张廷玉的两派之政争,被乾隆皇帝借其作《坚磨生诗钞》入罪,腰斩。(当时胡中藻这哥儿们神经末梢发达,竟在腰斩之后用血写了十三个冤字才气绝身亡)

诗钞中有一句“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皇帝认为加“浊”于“清”之前,是侮辱大清;又“记出西林第一门”,被解为“攀缘门户,恬不知耻。”于是他宣称:“朕更不得不申我国法,正尔嚣风,效皇考之诛查嗣庭!”。

5、“为民所止”

雍正年间,查慎行的弟弟查嗣庭去江西做考试官,他出了一道作文题 “维民所止”,源出《诗经·商倾·玄鸟》。大意是说,国家广阔土地,都是百姓所栖息、居住的,有橘迹中爱民之意。这个题目完全合乎儒家的规范,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当时盛行文字狱,雍正听说后,觉得“为民所止”就是“雍正少头”,于是下令将查嗣庭全家逮捕严办。查嗣庭受到残酷折磨,含冤死于狱中,连尸身都不得安宁,受到戮尸之辱。他的儿子也惨死狱中,族人遭到流放,浙江全省士人六年不准参加举人与进士的考试。

查慎行也受到牵连,奉旨带领全家进京投狱。他在途中写下这样的句子:“如此冰霜如此路,七旬以外两同年。”后来得以放归故乡,不久即谢世。当年的考生排名靠前的也遭到了迫害。(有待考证)

6、黄培诗案

康熙五年(1666年),山东发生了黄培诗案。黄培是山东即墨人,明末官至锦衣卫都指挥使,明亡后,隐居在家。

曾经接济过于七农民起义军,所作诗如“一自蕉符纷海上,更无日月照山东”、“杀尽楼兰未肯归,还将铁骑人金徽”、“平沙一望无烟火,惟见哀鸿自北飞”反映出黄培反清的民族思想,他还和一帮同道结为大社。

告黄培的人是他家世奴家仆黄宽之孙黄元衡。黄元衡本姓姜,在他考中进士、当上翰林后,为了归宗还姓,解除与黄家的主仆名分,就向官府控告黄家私下刻印并收藏有“悖逆”的诗文书籍等。因此黄培等十四人被捕入狱,被处斩。

姜元衡还嫌不够,又伙同恶人上了一道《南北通逆》的禀文,指控顾炎武等“故明废臣”和对清廷怀有二心之人,南北之间的通信,不是密谋造反,就是诽谤朝廷。

在这份居心叵测的禀文中,姜元衡点了约三百人的名字,企图制造一件大案。此案果然被弄到奉旨办理的地步,山东总督、巡抚也亲自过问。顾炎武为此被囚禁圆山了近七个月,经朱彝尊等人四处营救才出狱。

7、“翘首待重明”
乾隆四十四年正月(1779年),一个小贩从别人手中购得部分旧书,送到扬州兴化县收书分局里卖。沈殿三从其中挑出了四部,《大义觉迷录》、《通纪纂》、《博物汇典》、《虬峰文集》,共计一两五钱银子。前三种书百度百科——清代文字狱奉文查收的,已被禁的书目,缴送江宁总局,然后汇总解军机处查毁。

8、“天糊涂,地糊涂,帝王帅相,无非糊涂”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李一《糊涂词》有语“天糊涂,地糊涂,帝王帅相,无非糊涂”。被河南登封人乔廷英告发,经查发现举报人乔廷英的诗稿也有“千秋臣子心,一朝日月天”句,日月二字合为明,你不是谋反又是什么?

检举人和被检举人皆凌迟处死,两家子孙均坐斩,妻媳为奴。

9、“蒹葭欲白露华清,梦里哀鸿听转明”

安徽歙州敏县生员方国泰收藏的其祖方芬《涛浣亭诗集》内有“征衣泪积燕云恨,林泉不共马蹄新”、“乱剩有身随俗隐,问谁壮志足澄清”、“蒹葭欲白露华清,梦里哀鸿听转明”,乾隆帝认为有反清复明之心,罗织成罪。

10、圣讳实录

触犯庙讳、御名以及提到皇帝应该换行抬写而没有换行抬写,因此获罪的不可胜数。有一个河南人刘峨,编印《圣讳实录》一书出售,本来是为了告诉人们应当怎样避讳,所以把应避讳的清代诸帝的名字“各依本字正体写刻”,却被控大不敬,惨遭斩首。

11、裘琏戏笔
裘琏是浙江慈溪人,少时曾戏作《拟张良招四皓书》,内有“欲定太子,莫若翼太子;欲翼太子,莫若贤太子”、“先生一出而太子可安,天下可定”等语句,当时颇为传诵。康熙末年,七十岁的裘琏中进士,后来致仕归乡。

雍正七年(1729年),八十五岁的裘琏突然被捕,原来有人告发他那篇代张良写的招贤信是替废太子胤礽出谋划策。次年六月,裘琏卒于京师狱中。少年戏笔,老年得祸,真所谓“人生识字忧患始”。

12、“为我讨贼清乾坤”
再如著名学者全祖望著有《皇雅篇》,叙清世祖得天下之正。但全祖望的仇家却向乾隆帝控告说,全祖望文内有“为我讨贼清乾坤”之句,居然冠“贼”字于“清”字之上,大逆不道!全祖望几遭陷害,因朝廷官员为之辩解,才得以幸免。

13、“恩荣已千日,驱驰只一时,知主多宿忧,能排难者谁”
冀州秀才安能敬,写了一首颂扬清朝的诗,其中有“恩荣已千日,驱驰只一时,知主多宿忧,能排难者谁”,这四句诗被曲解为咒骂皇帝有忧有难,无人辅佐,其实,就象安能敬自己在审讯时所说,“原要竭力称颂,无奈说不上来”,顶多是颂诗写得不好,哪里是什么讥讪诽谤呢?

拓展资料——文字狱简介

清代文字狱或称清朝文字狱,是清代统治者加强思想、文化控制的措施之一。也是世界历史为止罕见,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文化恐怖制度。

清代统治者为防止和镇压知识分子和汉人的反抗,从其作品中摘取字句,罗织罪名,构成冤狱。

文字狱自古就有但是除清朝外都并未对社会构成严重威胁。清代文字狱贯穿整个清代250年左右。顶峰时期自顺治开始,中经康熙、雍正、乾隆四朝,历时140余年。少数民族掌权的清朝,对汉人控制极严。 

文人学士在文字中稍露不满,或皇帝疑惑文字中有讥讪清朝的内容,即兴大狱,常常广事株连。清代的文字狱保守估计200余起。除了极少数事出有因外,绝大多数是捕风捉影,纯属冤杀。 

清帝大施文字狱维护自己的统治,打击异己分子,镇压对自己统治不利的的思想言论而制造的一些因言论而获罪的案件。清朝的文字狱案件多样,纵观有清一代,尤以清初顺治,乾隆时期最甚。

文字狱严重禁锢了思想,堵塞了言路,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这是封建专制主义日趋腐朽、没落在思想文化领域内的反映,清朝统治者通过文字狱,强化集权统治,造成了万马齐喑的局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清代文字狱

回答4:

1.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派绝
2.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
3.复杯又见明天子,且把壶儿尘汪姿搁半边.
4.毁我衣冠皆鼠辈,捣尔巢穴在明朝.
5.明朝期振翮,一举去清都陵没.

回答5:

诗《黑牡丹》中: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