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荷作文网上找的,四年级作文。
一《家乡的变化》
我们的家乡原本是一个山青水秀的地方,后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越来越多,我们家乡的环境受到了严重污染。
这几年,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人们的生活习惯却还是那样,喜欢乱丢垃圾,使环境严重污染。原来美丽的平头岩上树木葱郁,绿草茂盛,但自从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人们喜欢到平头岩上去开展各种活动,吃了的食品、剩下的垃圾,全都丢在山上,原来美丽的平头岩渐渐变成了“垃圾山”,而且垃圾种类繁多,要什么垃圾有什么垃圾;在平头岩旁边有一个半环山的湖,以前湖水清澈美丽,走在湖边,清水倒影,湖里的鱼也不时的向你问好打招呼,可后来许多人向湖里倒垃圾,清澈的水湖成了名副其实的“垃圾湖”,当你行走在小湖边,恶臭便一阵阵的向你迎面扑来;沱江河流水库的上游,人们不断的往河里倾倒垃圾,垃圾随着河水一直漂到水库,被水库大坝扣在了上面,时间久了,水库的水面上也建起了一坐结实的塑料袋“浮桥”;在居民区附近堆着的垃圾山,散发着大股的恶臭,这可成了成千上万的蚊虫的乐园,居民们深受其害。一但大风一吹,满天飞舞着塑料袋,又形成了一个“空中垃圾园”。
后来,人们逐渐明白了,再这样光破坏,不保护环境,我们就会永远生活在这种“垃圾园”里,所以,我们申请了“创建文明城市”,以申请文明城市为契机,全民参与了环境治理,原来的垃圾道通过人们的清扫变成了清洁大道,河里,水库里的垃圾也被人们用网子打捞干净了,,山上的垃圾被捡干净了,墙上、电线杆上的“狗皮膏药”也被刮干净了,“收获”的垃圾则被送到垃圾处理场进行了焚化或填埋处理,人们的生活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变,不再乱仍垃圾了,我们的家乡恢复了以前美丽的面貌,评上了“文明城市”。
现在,人们的环境保护意思越来越强,街道旁边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垃圾箱,在山上、在河边都立有禁止仍垃圾的标志。我们的家乡的环境越来越美丽,再也看不见“垃圾满天”的情景了。
我们的家乡的环境从山清水秀到被污染又恢复到山清水秀,希望家乡的人们明白,只有保护环境,才能使我们的家乡更美,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二《家乡的变化》
我的家乡——基长尧蒙,是个山区,她并不个是很出名的地方。可是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她变化得特别快。变得有点让人认不出了。
在以前,通往镇上的那条独荔公路是一条泥沙路,车辆和人行走很不方便,下雨的时候,泥浆淹到小腿肚。而在晴天,只要有一部车走过就满天的灰尘,跟在后面的人或车根本就看不到前面是什么。从远处望着那条公路,还真的很像战场上那弥漫的硝烟。从家去赶基长,才短短几公里的路,往往要走上三四个钟头。而现在你看,一条墨黑的柏油路,连着独山和荔波,去赶场时,出门就有车,几分钟就到了基长,二十来分钟就到了独山,交通方便得很。而且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有车走过会满天的尘灰,把路旁的人家弄得灰不溜秋。从这条路可以看出我的家乡变化有多快了,仅几年的时间就变化得这么好,真令我有点不敢相信这是我的家乡。
路好了,人们自然也跟着富起来了。以前我们村哪里有什么楼房,就连用电的人家都没几户,而现在不仅家家用上了电,有的人家还住上了高大的楼房,用上了高档的家具,很多人家已经看上了彩电,那曾经炫耀一时的黑白电视机已经销声匿迹。什么VCD、DVD、音响差不多样样都有。年轻人没闲暇的时候就唱唱卡拉OK,引得那六七十岁的爷爷奶奶们也围拢来,混浊的老眼里眨动着惊奇和喜悦。以前哪有这样的生活?你们年轻人多幸福啊!他们感叹着说。
我的家乡变化了很多,但是,她有些地方一点都没变,你看那山,还是那样的碧绿,再看那水,还是那样的清甜。
有人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真没错,我们这里的山以前除了松树,就是带刺的灌木,而现在你看,那山上出现了好几个果园。不过,发展归发展,这山啊,一年四季还是那样绿,那几个果园只是让她增添了几分色彩而已,还没让她换掉那件她最喜爱的绿衣裳。每当微风拂来,撩动她的绿色衣裳,她就翩翩起舞来展示她的妩媚风姿,好像在向风说:“你看我又添了几件漂亮的新衣,这才是我最爱的衣服。”
山脚下的那条河虽然不是很大,可是这水很清很凉。每天早上在河边洗衣服的妇女们有说有笑,她们说:“这河水真凉,又清,连河底的鱼都可以看到。再热的天,这手一到了河水整个人都凉爽了。”在夏天的傍晚,你常会看到很多小孩、青年汉子在河里玩得很开心,很尽兴。而那个时候就好像是他们最快乐的时光了,一天的劳累一下子就跑到九霄云外。洗澡回家时一身轻松,晚上聚在一起谈天说笑,生活对他们来说就是那样的愉快和与世无争。
我的家乡多好啊,她把该变的地方都变了,不该变的地方她一点都没变。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还是那样让我喜欢。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的家乡一定会变得更美,更好……
我的家乡在吉林市,她那里四面环山,三面环水,一条呈“s”形的松花江象一条丝带一样穿过吉林市。
春天,我来到了北山公园,发现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一股股山泉,淙淙地留着,为大地脱掉了白色的外衣。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伸了个懒腰,四处张望,好象是在寻找着春姑娘。
夏天,在松花江畔,有许多孩子在玩耍:有的在掷石子,有的在抓花大姐,还有的在追逐游戏。老人们在晨练,在缓慢的音乐中挥舞着双臂。在北山荷花池,荷花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向人们炫耀着自己。夜幕降临,松花江就变成了一条“彩带”,看!红的、黄的、绿的、粉的————,各种颜色的灯光撒在江面上,江面自然变成了五颜六色的了。
秋天,走进龙潭山,那黄黄的叶子在林间飞舞,地上的落叶厚厚的,又松又软,即使跌倒也不会摔伤。小动物们开始准备过冬了,蚕吐丝造房子,松鼠找来松果当粮食,它们都在准备过冬呢!
冬天,我们去看四大奇观之一——雾凇。雾凇是水蒸气升腾后与冷空气凝结后挂在树上形成的树挂,就是雾凇。
这篇可以……答案补充 原来这次衡山上不但有雪,有雾松,还有冻雨。这冻雨是一种奇异的自然现象,它必得高空暖、地面冷,且要冷到雾度以下,这样空中落下来的还是雨,一遇到地面的冷物就立时结冰。这时就可以看到一片片树叶上都有一层薄薄的冰膜,用手一剥就可剥下一整张脉络齐全的冰树叶。而树枝也都象包裹在冰套里,本来手指般粗的树枝都变成了手腕般粗,有些冰是乳白色的,有些却是晶莹透亮的,通过那清亮的冰层还可以清楚地看到里面裹着红色的嫩芽,正等待着冰雪融化后的怒放。我们顺着这条水晶通道向前走去,经过一个山口时却又发现了另一番景象,那就是著名的衡山雾松,它比吉林的雾松岛的“树挂”还要美,因这它是随着风向的刮动方向生长的,而这个山口的风是从山下横着刮上来的,所以结成的冰雪层全都是横向生长,而且有着明显的条纹,随着风向的改变而生长得变幻莫测。这种雾松还有一大特色,迎向风口的那面冰雪足有半掌厚,而背风的一面却是满树碧绿,所以从侧面看去这些树都是半身洁白、半身葱翠,实在是蔚为奇观。
我的家乡是吉林 他的变化让我们骄傲!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到2006年间...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1978年以前,长治县公路建设在“发动群众、自力更生、民工建勤、民办公助”的政策指导下,因地制宜修建简易公路,马车路,高脚路,使公路从少到多,到1978年底,全县通车里程为130公里。除少数路段为碎石路面外,其余都是沙土路面,路况低劣,晴通雨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79年以来,在“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指引下,长治县经济快速发展。随着机动车的日益增多,交通运输量的逐步增大,原有公路已不能适应。特别是县乡公路建设直接影响到农民致富。为此,国家对公路实行分级管理,长治县公路建设继续贯彻执行“民办公助、民工建勤”的方针,开展全民义务修路,从而推动了该县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1980年—1991年,长陵线、长晋线、荫林线等5条国省道干线公路相继建成,长治县境内105公里。县乡公路7条97公里,其中油路40公里。1992年以来,是该县公路建设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投资最多,成就最显著的发展时期。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全民义务修路的通知”精神,把公路建设作为“经济再上新台阶,农村提前达小康”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县委、县政府及时出台一系列公路建设的政策。一是实行以奖代补,发挥资金的酵酶作用。二是县乡公路实行县里统一规划,乡(镇)谁建路基就给谁铺油,占用耕地以“占一垦一”的办法,自行消化。三是发动群众义务投工投料。四是动员全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干部职工为公路建设筹资捐款。1992年—1997年全县拓宽改造县乡公路18条158公里,拓宽改造和新修村矿公路171条403公里,在1997年2月全省义务修路工作会议上,省政府授予长治县“93—96年全民义务修路先进县”称号。
2001年—2008年,长治县积极响应省政府关于实现村村通油(水泥)路的号召,紧紧围绕县委“三五”发展战略目标,以提升县公路等级标准,增强通行能力为目的,以村村通油(水泥)路为重点,解决农民出行难、多修路、修好路。采取县政府补一点,积极向上争一点,想办法向受益乡(镇)和煤矿集一点的办法筹措公路建设资金,使公路建设实现了保证质量、保证工期、保证安全、保证不超预算的总体目标。
公路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5亿元,改造县乡公路150公里,工矿公路10公里;完成村村通油(水泥)路60个村240公里;完成已通油(水泥)路的行政村连接完善提高工程和街道硬化198公里,到2006年,全县村村通油(水泥)路254个行政村406公里,占全县254个行政村的100%。目前,全县基本形成了南北畅通,东西沟通,城乡直通,村村相通,功能完善的公路交通网络。
长治县三十年公路建设快速发展,给全县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一是促进了全县经济快速增长。截至2007年底,全县财政收入完成14亿元,农民人均收入4450元。二是培育了运输市场。全县机动车辆增加到12000辆。三是加快了乡村村政建设。全县以荫城、西火、南宋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工程相继完工,商贸城、超市住宅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以荆圪道、永丰、东庄、西申家庄等村为代表的乡村村政建设实现大跨越。四是村村通油(水泥)路工程和村村通客运班车工程的顺利实施,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农民的出行,过去花10元钱倒三次车才能到县城,如今花2元钱就能从家门口直达县城。广大农民高兴地说:“油路修到村里头,客车通到家门口,夏天不怕日当头,下雨不怕淋湿头,城乡物资大交流,乘车观光到处游,农民致富有奔头,小康社会在前头。”
家乡的变化 吉林的变化 无疑让我们更加充满活力 让我们共同奋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