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cnchu.com/jzrb/html/2011-12/02/content_31662.htm?div=-1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背景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顺应世界文化发展潮流,迎接世界文化中心东移的需要。纵观世界文化历史潮流,有这样一个结论:文化发展取决于经济发展。如18、19世纪的世界文化潮流源于西欧,以英法德为代表,20世纪世界文化潮流转向了美国,以美国为中心,以日本和英法德做基本支撑点。今天,虽然我们国家的经济质量还不高,文化软实力还不强,但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全世界都开始向中国学习。因此,根据世界文化历史发展这个规律,迎接世界文化中心东移,我们必须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二是总结十六大以来文化建设成果,部署今后文化建设新发展的需要。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小康社会的文化发展目标,阐明了“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具体任务,十七大报告、“十二五”规划中都以专门章节对文化领域的发展和改革作出重大决策和全面部署。经过八年的探索实践,文化建设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需要进行阶段性总结。同时,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中央必将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精神导向、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等多个层面做出重要安排,注重培育主流文化,重振国民精神,部署“文化兴国”战略。
三是补齐文化民生短板,回应群众文化民生新期待的需要。“文化民生”,这是个新提法。随着人们“物质民生”的改善,人们对满足精神文化需求、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要求更为迫切。因此“改善文化民生”也已经成为了“民生”问题的一部分。应该说,我们文化事业和产业的发展还远远落后于群众需要。我国人均GDP已超过40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如果人均GDP达到3500美元,社会将从小康进入宽裕阶段,恩格尔系数将下降到30%以下,文化消费将会出现跳跃式的“井喷”,并且保持长期的增长势头。文化消费将占到个人生活总消费的20%以上。而我国文化消费至今只占个人生活总消费的10%左右。文化消费分布也很不平衡。东部高于西部、城市高于农村,投资、人才以及规模较大、规格较高的文化设施、文化标志性建设项目,主要集聚于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狭窄区域内,广大农村和城乡接合部居民文化生活贫乏。因此,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必将建设更多的文化设施、生产更多的文化作品,满足群众需求。
四是重塑社会道德规范,打击社会丑恶现象的需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社会利益格局进一步调整,社会阶层进一步分化。与此同时,社会主流文化尚未完全确立,社会核心价值尚未根植人心,社会道德便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滑坡,如不顾集体利益一味追求极端个人利益的贪污腐败仍然存在,见利忘义、诚信缺失等道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封建迷信、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在某些地方死灰复燃,危害食品安全的造假活动屡禁不止,对“见义勇为”者的恩将仇报,各种职业道德缺失现象经常见之荧屏。因此,要禁止和杜绝上述种种现象的发生,需要重塑社会道德规范,弘扬社会核心价值,完善社会制度。
五是践行文化建设宗旨,强化文化教育引导职能的需要。文化建设的宗旨与党的宗旨一样,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即文化建设就是为了满足广大群众文化生活的新需要,为了提高国家公民文明素养。但在现实生活中,某些文化建设单位和部分文化工作人员,为了经济收益而单纯追求“眼球效应”,热衷报道明星打架、婚外情、走光漏点等花边新闻,甚至胡编乱造,通过“恶搞”、“戏说”,把优秀传统文化和主旋律题材时髦化甚至低俗化,不仅不能教育人、提升人的文化素质,还会造成群众欣赏水平的下降。这就要求文化建设单位及从业人员要站稳群众立场,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坚持与群众站在一起,在思想上牢固确立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在工作中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方法,正确处理好满足需求与提高素养间的关系。
六是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需要。当前文化的遭遇,往往是要么依附于政绩,要么与经济开发挂钩,化为GDP。文化失去了本身最神圣的功能--对文明的推进,还有自身的发展与繁荣,这种境遇就是文化不自觉的表现。人类一旦失去文化的自觉,便会陷入迷茫、杂乱无序、良莠不分、失去自我,甚至重返愚蛮。相反,文化自觉就是真正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并自觉地承担。因此,文化建设要遵循自身规律,增强自觉性,特别是站守文化前沿的知识分子应当保持先觉,主动承担。同时,国民要增强文化自信力,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价值和地位,珍视并弘扬中华文化的主流和精华,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增强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和当代先进文化的自豪感、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