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古代的君王要将“我”自称为“朕”?是怎么由来的?

2024-11-23 10:29:1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不得不说,秦始皇在选用“朕”这个称谓前经过了周密详尽的考察与研究的,甚至可以说,这个称谓在其开始对全中国的正式统治前已经开始了盘根错杂的分析。因为严密使得“朕”的称谓被历代王朝沿袭。

1. 德高三皇,功过五帝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自诩为“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因此给自己封了一个开山鼻祖的称谓“皇帝”。

除此以外,他还规定,此后皇帝自称为“朕”,其他任何人不得用“朕”这一称谓。

那么秦始皇为什么用“朕”自称呢?

我们比较熟知的原因可能是: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丞相李斯建议“朕”为皇帝专有的第一人称代词。取“天下皆朕、皇权独尊”之义。

其实除此之后还有另外几点原因。

2.“朕”的出处

在中国最为早期的历史文献《尚书》中就出现过人称代词“朕”,共出现了五十多处。在这本上古的文化传说中,“朕”是尧和舜所使用的第一人称。

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巽朕位?

格尔众庶,悉听朕言

《左传》、《论语》、《孟子》、《庄子》中亦有出现“朕”。

随之出现的主人公要么是九五至尊的帝王将相、要么是威震四方的部落首领。

由此可以推断,在先秦的第一人称代词朕、余吾、(予)、我、印中“朕”的“身份”最为高贵,被选为皇帝的自称也是理所当然。

3.“朕”的内涵

“朕”字在甲骨文中便有出现,其中包含了“父”和“舟”。

虽然历史学家对“父”部分的解读不太一致,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它代表了某种权力与权威。

“舟”在以前依水而生的部落社会,是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它的使用丰富了人民的物资生活。

舟的多少关系到捕鱼量的多少,因此,渐渐的舟便成为财富剥削者的象征。

由此,“朕”字具备了权力、财富与剥削的历史文化内涵。

“朕”字所具备的政治地位、历史文化内涵符合历代王朝的文化诉求,因此得到了历代皇帝的沿用与效仿。

自秦始皇以后,历代皇帝都自称“朕”,即“朕”为皇帝专用,但是,秦汉以前,一般人是都可以用“朕”作为自称的,如蔡邕在《独断》一书中说:“朕,我也。古者尊卑共之。”但到了秦朝,秦始皇不仅夺取了天下,而且还夺取了“朕”字的专属权,以前大家都可以自称“朕”,以后就只他和那些皇帝专用了,可见其霸道之风。

朕字的本义,则是舟缝的意思,泛指缝隙。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朕在舟部,其解当曰舟缝。戴先生曰:舟之缝理曰朕,故札续之缝亦谓之朕。本训舟缝,引申为凡缝之偁。”可见,朕的本意就是船缝,就是指制造木船时,两块木板之间的缝隙。后也引申为征兆、迹象的意思。

回答2:

因为这都是从秦始皇时期开始传出来的,因为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他认为自己的功劳很大,所以说他认为只有政这个字眼才能配得上自己。

回答3:

古代的君王之所以要将“我”自称为“朕”?是因为朕是第一人称代词,是由秦始皇发明而来的。

回答4:

根据史记李斯列传记载的天子所以贵者,但以闻声,群臣莫得见其面,故号曰‘朕’中可知朕正式成为君王的自称是在秦统一六国之后,也是由李斯提议将朕作为皇帝专有的第一人称代词。

回答5:

古代的君王要将“我”自称为“朕”,这是对自己身份的一种至高无上的称呼,并且也象征着皇权的独一无二,因为当时古代君王们对自己的称号由此而得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