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让自己成为焦点 为什么把激情摆在首位?因为这是最重要的,是成为受欢迎培训师的基本条件。激情是什么,是对事物和问题的执着和追求,有了激情,这样你才会100%的投入到培训当中,只有把你自己和培训的内容融合在一起,这样才有可能吸引学员的眼球,你的表现才能感染听众和观众,使大家对你所说的问题产生共鸣,让你始终成为培训场地的焦点。为什么我们首先要成为焦点?因为这样才能是培训有效。培训是一种高成本的投入,企业和个人都是带着明显的目的而来,这就要求在短时间内要形成突破,而要突破就必须集中精力,要大家都集中精力,就必须有一个共同的焦点,这就是你——培训师。你要是不能成为焦点,那么,这堂培训课就不会有效果。 注意力是课堂的灵魂。注意力从何来,就是你的“表演”要击中听者的穴位,让他们兴奋起来。为什么我把培训称为“表演”呢?因为培训者实际站在一个“舞台”上,在舞台上做什么?做“秀”。培训者在台上表演,当然希望看到台下全神贯注的目光和积极的回应。作为培训者,我们希望听到听众的自发的掌声,这种掌声往往会打断我们的讲课,但这却是培训师最得意的时候。如果能够像台上的表演者一样,能够挑动听众的神经,让他们跟着你的思维走,让大家融入一个共同的氛围,这种情感的交流是注意力之源。 知识——让初中生都能够听懂 作为培训师必须要有深厚的知识基础,必须适应市场的需求,知识结构应该快速更新和快速积累。内容一定要有高度和深度,所谓高度和深度,就是不能只是泛泛而谈,一定要有出彩的地方,所谓出彩的地方,应该是原创的东西,必定来源于对实践的感悟和总结,而不是来源于某个翻译的理论和某个权威的观点。有的朋友也做培训,他们说,上一节培训课要看10本以上的书,才能备好一个课程。这个说法没有错,培训课程就像一个知识炸药包,知识都压缩在老师的脑袋里,10本书的精华,培训师一个星期的开发精力要在3小时内完全释放,这个知识快餐足以让学员消化两个星期。 既然培训课程是如此浓缩的能量,而且要在短时间内释放,任何才能够把这些知识和原理让学员明白?这是对培训师的重大挑战。我的观点是必须把这些高深的知识和方法翻译或变成自己的语言,这还不够,还必须把他们翻译成让初中毕业或者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农民都能够听得懂的语言。因为,目前中国酒店业的员工还有不少是初中水平。让大家明白了,这才是有效的培训,而不是说这些员工“已经接受了培训”。目前整个酒店业培训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不少酒店刚刚开始意识到培训的重要。培训不是万能的,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但却可以快速解决不少突出的问题,触动和冲击观念意识,引发被培训者进一步的思考。高度,就是要站在比酒店更高的地方看酒店,深度,就是要深入酒店管理和服务的细节,基于具体的个案来分析和说明复杂的管理理论。内容的表现形式是要农民和小学生都能听懂你的课程。 经验——使课程出彩 经验和体验是培训师和老师的主要区别,上面两条,很多老师都具备,而行业的实践经验和体验,在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大多数酒店管理和服务课程的老师都不可能具备这个经历。 为什么要强调实践经验?这个和行业的特点有关系,酒店服务业,属于管理学科,管理和服务本来就是实践的科学,和一些基础理论有区别,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没有服务经验的讲师能够教好学生怎样服务,一个没有从事过管理工作的人教导学员如何管理团队。书本上的东西,完全不合客户的口味。作为培训师,我们要了解我们授课的对象是什么人?他们都是每天战斗在一线的管理人员和员工,他们也在不断学习,而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培训师没有实践经验,根本无法回答来自学员提出的每天都在发生的实际问题。更不用说能够提出合适的解决方案,达到帮助学员提升管理和服务绩效的目标。有经验和没有经验不一样,有实践经验的人,经常可以谈谈切身感受和个人的故事,案例都在脑子里,除了课程准备的,还可以根据学员的提问,临时从脑子里抽调几个案例加以分析和说明,这样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是比单纯举一些其他行业的例子或者是国外同行的例子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