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血管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的老化,弹性减弱,如果合并有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容易堵塞血管的情况,那么血压就会慢慢的上升,尤其是收缩压。正常我们把140/90mmHg以上称为高血压,但对老年人来说这个标准可以适当的放宽。五十岁血压高达145/95,其实不算太严重,但至于用不用吃降压药,还需要考虑有无并发症等情况,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同人群的降压目标不同王女士90岁,去年体检查出血压高达185/100毫米汞柱,于是开始服用降压药,并把血压控制在了 120/80 毫米汞柱。可她依然感觉不舒服,头晕、头痛,又去医院做了全面检查后,发现她颈动脉、椎动脉均有不同程度狭窄。血压不是降得越低越好
王女士身体已经适应了原来的高压状态,现在血压一下子降下来,导致脑灌注不足,造成她出现一系列症状。医生告诉她,今后控血压别太严,收缩压保持在150毫米汞柱即可。王女士按照医生建议调整了用药,血压升到132/86毫米汞柱,不适果然渐渐消失了。
众所周知,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的危险因素。很多人对高血压发病率、知晓率、控制率、达标率、诊断标准、影响因素等都有所了解。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科学地管理血压,可以明显减少脑卒中及心脏病事件发生。
缓慢平稳降压是关键临床上,类似王女士的情况并不少见。除高血压危象外,其余患者均应平稳而逐步降压。血压降得过快过低,严重的会损伤大脑、肾脏、心脏等。本身有颈动脉狭窄、脑供血不足、慢性肾脏疾病、严重冠心病的患者尤其要注意自己的血压状况。建议高血压患者平时养成定时测血压的习惯,一旦偏离标准值,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灵活用药,不可贸然将血压降得太快太低。
降压治疗必须掌握“缓慢平稳”的原则。一般情况下,提倡 4~12 周将血压降到目标值(140/90毫米汞柱)是比较适宜的,而不是越快越好、越低越好,尤其是以下7类人群。
(1)体位性高血压
即指患者站立后高压升高大于20毫米汞柱。血压降得过低,加上体位改变,会导致大脑供血不足。
(2)高血压脑病
此类患者的特点是血压突然升高,出现颅内压增高,所以降压必须要缓慢。
(3)身体衰弱的老年人
这类老人通常需长期卧床、体质差、脏器处于较弱状态,血压降得太低,会导致脏器供血不足,出现生化指标异常。
(4)双侧颈动脉严重狭窄
颈动脉向大脑灌注血液,血压降得太低容易引发大脑供血不足。
(5)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门诊中经常有60多岁的老人,高压高,低压却是正常或低的。这类人群血压过低,会使低压进一步降低,引发大脑血液灌注不足,出现频繁的头晕。
(6)80岁以上的老人
《美国高血压指南》要求此年龄段人群血压控制在150/90毫米汞柱即为正常,建议达到此值即可,不要过度控制血压。
(7)基础血压高的人
这类人群缓慢将血压降至140/90毫米汞柱即可,过低会引起恶心、头晕、心慌等身体不适。
头痛、头晕、心慌应该及时测量血压当身体出现无明显原因的头痛、头晕、烦躁不安、睡眠不佳或胸闷、心慌等身体不适时,就应该及时测量血压。由于高血压没有特异性的症状,所以中老年人应定期测量血压,警惕和预防高血压的发生。一旦发现有高血压倾向,应及早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尽早接受治疗。没有血压高的症状,并不能代表不会患高血压病。
对中老年人来说,即使血压正常,也需每隔半年检查1次,如出现症状应及时测量血压。特别是35岁以上的成人,或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肥胖体形、伴有高脂血症或糖尿病的患者,更应经常测量血压。
监测血压对于病情评估极为重要很多人宁可长期服药,也不愿意长期反复测量血压,认为麻烦。其实,初诊高血压、启动用药前的患者,都要规范地进行血压监测,以获得更准确的病情评估及最佳的治疗方案。
同时,用药和药物调整过程中更要经常测量血压,切不要认为只要每天服药就安全了。了解自己的血压,学会规范测量血压,找心血管专科医师精准地综合评估危险因素,定期随访,才能更好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问题不严重,只比正常血压高出一点,但仍不可大意,要及时控制,可以通过医生的建议服用降压药,同时要保持适当锻炼和健康饮食。
不算太严重,只要注意饮食,不吃太多甜的和咸的,就能基本上控制得不错,降压药偶尔吃几颗就可以,毕竟自己还有高血压的问题。
基本上还算是正常但是平时也应该注意保养不应该经常劳累,有的时候年纪大了,剧烈的运动也会让血糖不平稳,这种情况下不需要吃降压药,但是每天要注意量血压。
不严重,但是要吃适量的降压药,并且在平时的饮食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少盐,多吃降血压的食物,如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