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好恶不言于表,悲欢不溢于面,生死不从于天。”
喜怒不形于色:高兴或者愤怒都不表现在脸上;好恶不言于表:喜欢的和讨厌的不说出来;
悲欢不溢于面:伤心和快乐都不会表现出来;生死不从于天:活着和死亡不会屈服于上天的安排。
喜怒:喜欢,愤怒,形于色:表现在脸上
好恶:指对于事物有好感或恶感,言于表:说出来
悲欢:悲伤,欢乐,溢于面:表现在脸上
生死:活着或死亡,从于天:屈从上天地安排
扩展资料
《三国志》主要善于叙事,文笔也简洁,剪裁得当,当时就受到赞许。与陈寿同时的夏侯湛写作《魏书》,看到《三国志》也倍加赞赏,认为没有另写新史的必要,竟毁弃了自己本来的著作。
后人更是推崇备至,认为在记载三国历史的史书中,独有陈寿的《三国志》可以同《史记》、《汉书》等相媲美。因此,其他各家的三国史相继泯灭无闻,只有《三国志》还一直流传到现今。
南朝人刘勰在《文心雕龙·史传》篇中讲:“魏代三雄,记传互出,《阳秋》、《魏略》之属,《江表》、《吴录》之类,或激抗难征,或疏阔寡要。
唯陈寿《三国志》,文质辨洽,荀(勖)、张(华)比之(司马)迁、(班)固,非妄誉也。”这就是说,那些同类史书不是立论偏激,根据不足,就是文笔疏阔,不得要领。只有陈寿的作品达到了内容与文字表述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