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41年,王昌龄为江宁丞(他后来被称为“王江宁”就是因此),辛渐是他的朋友,这次辛渐打算从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陪着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此次分别,共写了两首诗,第二首写头天晚上诗人在芙蓉楼为辛渐饯别,这一首写第二天早上早晨在江边离别的情景。
江水不断东流逝去,友人就要远离,这一去,相见又不知何时了,于是,他拉着友人的手,叮咛再三:“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回到洛阳,如果朋友们问我的情形,你跟他们说,我还是原来的那个王昌龄。我仍然像冰壶一样光明磊落,表里澄澈,我的心啊,仍然像冰心一样冰清玉洁,透亮明净。
王昌龄胸怀壮志,在仕途失意之后表现出他天性疏狂的文人秉性,在外人看来,就是放浪形骸。这一次被贬,他从长安赴江宁任所,他故意迟迟不去报到,在洛阳一住就是半年,每天借酒销愁。到江宁后,又不急着处理公务,而是在太湖、浙江一带游览,这种明显的消极怠工作是诗人反抗的手段,但这种过于意气用事的行为让王昌龄在别人眼里形象尽毁,长安与洛阳谣诼纷纷,送别辛渐之时,正是王昌龄在众口交毁的时间段,于是,诗人给友人辛渐说,你到了洛阳之后,跟那些互相了解而又相互信任的朋友们说,我没变,我还是原来的我。
“冰壶”这一概念,始于六朝时的鲍照,他在《代白头吟》中写道:“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以冰心来比喻高洁清白的品格。唐开元年宰相姚崇作《冰壶诫》里又对冰壶概念加以强化:“冰壶者,清洁之至也,君子对之,示不忘乎清也。夫洞澈无瑕,澄空见底,当官明白者,有类是乎?故内怀冰清,外涵玉润,此君子冰壶之德也。”遂后诗人李白、王维、崔颢都曾以冰壶自喻,意象很清楚,就是光明磊落,表里澄澈,像君子一样。
在当时的情境之下,王昌龄当然不是为了表白,他要传递这个意象,说自己一片冰心是有专指对象的,就是“洛阳亲友”,这是对友人的告慰,大家放心,我仍是“一片冰心”,对于那些平平的世人,他并不在意他们的看法。整首诗,有景有情,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是唐人送别诗中的佳作。而“一片冰心”由此成为典故,用来形容性情淡薄,不求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