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卢浮宫地下展厅的入口,法国前总统密特朗决定修建的.地下展厅和玻璃金字塔式入口均为华人设计师贝聿铭设计的.
在庄严古朴,已是法国深远文化象征的卢浮宫前修建这样一个充满现代感的建筑,的确需要很大的胆量.而且玻璃金字塔的确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但是,浪漫的巴黎人就是这样,他们的思想十分活跃,对新出现的事物可以充分的发表意见,不管是赞同还是诋毁.那么,慢慢的,又会学着接受他,直到完全拥护他.埃菲尔铁塔刚在巴黎竖起时,遭到的攻击不少于玻璃金字塔,但现在这已是巴黎的象征.这就是奇怪的巴黎人.
其实,玻璃金字塔并非只是一座充满现代感官的怪物,金字塔本身就是有着浓郁的古老味道。在历史悠久的卢浮宫前修建这么一座现代与古典相结合的建筑,正是起到了连接历史和现代的桥梁作用,我想建筑师的立意正在于此.
http://www.glassbuy.com.cn/article/1924.html
对旧有建筑的扩建所展开的文化争论,是巴黎的历史习惯。
当密特朗总理以国宾的礼遇将贝聿铭请到巴黎,为三百年前的古典主义经典作品卢浮宫设计新的扩建时,法国人对贝聿铭要在卢浮宫的院子里建造一个玻璃金字塔的设想,表现了空前的反对。在贝的回忆里,在他投入卢浮宫扩建的13年中,有2年的时间都花在了吵架上。当他于1984年1月23日把金字塔方案当作“钻石”提交到历史古迹最高委员会时,得到的回答是:这巨大的破玩意只是一颗假钻石。当时90%的巴黎人反对建造玻璃金字塔。
人们一直小心翼翼地避免把古迹变成艺术大市场,而贝聿铭却希望“让人类最杰出的作品给最多的人来欣赏”。他反对一切将玻璃金字塔与石头金字塔的类比,因为后者为死人而建,前者则为活人而造。同时他相信一座透明金字塔可以通过反映周围那座建筑物褐色的石头而对旧皇宫沉重的存在表示足够的敬意。自认因卢浮宫而读懂了法国历史观的贝聿铭并不难从埃菲尔铁塔中读出建筑的命运:建筑完成后要人接受不难,难就难在把它建造起来。因此他不惜在卢浮宫前建造了一个足尺模型,邀请6万巴黎人前往参观投票表示意见。结果,奇迹发生了,大部分人转变了原先的文化习惯,同意了这个“为活人建造”的玻璃金字塔设计。
现在人们愿意承认,只有进入其中才会消失的埃菲尔铁塔和只有进入其中方可显现的玻璃金字塔,使“过去和现在的时代精神缩到了最小距离”,前者以强制姿态改写历史进程,而后者则隐匿地把历史拽到现代中来。而贝聿铭“让人类最杰出的作品给最多的人来欣赏”的愿望则一直都被实现着:最新也最有说服力的证明就是,它赫然成为2004年全球畅销书《达·芬奇的密码》结尾处豁然而开的密码的文化谜底,在这条逼近迷宫的迷宫路径中,贝聿铭的玻璃金字塔承担了从达·芬奇、波提切利到维克多·雨果以及牛顿等各类艺术与科学巨匠的全部秘密,那些伟大的文化秘密在《达·芬奇的密码》里,就在这个晶莹剔透的金字塔里,“在繁星闪烁的天底下终于得到了安息”。
看一下达芬奇密码吧,可能有一点点帮助。会了解很多关于基督教和天主教的故事。有的是鲜为人知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