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审美观认为,发达的肌肉、突出的喉结、浓密的胡须、低沉的声音等是一个正常成年男人重要的生理特征。但最近一些年来,粗犷的男人日趋变作“阴柔”的奶油小生,“花样美男”更是走红于荧屏和秀场,即使走在街头,也常有“柔美”男子擦身而过。 去年年底一项综合了全球250多项科学研究的调查结果也显示,包括男人在内的“雄性动物”正变得越来越“阴柔”。
男性从外形到性格的“趋柔”,还有社会、文化、教育的原因。 “人类社会的生活和工作条件都越来越好,现在男人已经不用再干太多重体力活。”郑梓桢说,以前的男孩子是家中的劳动力,劈柴、喂猪、挑水这类显示男儿气概、培养男儿精神的劳动如今已经越来越少,“现在坐在电脑前,男性和女性已经没有工作上的性别差异了。女孩子也可以豪爽大方,男孩子也可以温柔体贴,性别角色越来越不明显。”
社会进入“男色消费”时代,审美观发生变化,享乐主义盛行,对男人的雄心、志气也是一种销蚀。郑桢举例说,像“超女”、“快男”中一些中性的非中国传统形象的歌者不乏追随者,日本漫画、热播韩剧中的“阴柔美男”也越来越多,媒体传达的这种信息,无形中对社会风尚的变迁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教育的环节,女教师比例太高,也不利于男生培养男子汉气概。郑梓桢说,男教师的一些性格和生理特点,是女教师不可替代的。在学前的幼教教学中就发现,男幼师带孩子有独特的方式,他们很少娇惯孩子,也很少主观宠爱、偏爱某些孩子。这种平等、粗放的态度有利于和儿童形成良好的伙伴关系,有利于他们健康个性的形成。男幼师的刚强与勇敢,更是当前独生子女们所缺少的。男幼师的教育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使他们由脆弱变得坚强,由执拗变得宽容,由孤僻变得合群。成都某中学日前曾公布一项“我心目中的男子汉”调查结果,对初一到高三6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对现在男学生最不男子汉的行为调查中,“说话娘娘腔”排在第一位。做事扭扭捏捏,优柔寡断;满口脏话,没有礼貌;穿着打扮怪里怪气,不男不女;爱照镜子,留长发;小气,斤斤计较,畏首畏尾;野蛮,粗暴无理,打架斗殴,装怪出丑等行为也被学生们列入了“最不男子汉”的行为中。
这个不一定吧。难道是韩流入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