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两篇,供你选择:
(1)换个角度想问题
做不了灿烂无比的太阳,那就做闪烁的群星。
做不了高大耸直的古树,那就做点缀春天的小草。
做不了波涛汹涌的大海,那就做曲折清澈的小溪。
换个角度想问题,在你“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会让你顿觉“柳暗花明又一村”。换个角度想问题犹如夏日凉爽的清风散去你烦躁压抑的心情,犹如一盏灯塔,照亮你黑暗迷茫的道路,你会感到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豁达情怀,你会悟到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乐观心胸的真谛。
换个角度想问题能让人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舍小我,顾大家”。
漫漫征途中,空中的鸿雁为她哀叫,路边的小草为她流泪,宫中的汉元帝更是为她惋惜,为了大汉子民的安定和谐生活,她放弃了宫中锦衣玉食的生活,放弃了多人服侍的优裕条件,毅然走上了和亲的大道,她无悔,它没有想到自己幸福的生活,而是从国家利益出发,她的心是纯洁透明的,没有丝毫的杂念,没有狭隘的个人利益,因为她想到的是国家的安宁,想到的是边疆的祥和。这难道不正是王昭君换了个角度出发,走上和亲征途的缘由吗?
换个角度想问题会让人重新感悟生命的真谛,萌发新的力量。
张海迪说过:“在艰难困苦中我曾多次要放弃,但我每天又小心翼翼地把生命拾起来。”多么透彻的一句话呀,身体上的残缺曾是它的黑暗世界,一切冰冷冷的,透着煞人的阴风,可她却换了个不同的角度思考,走出冰封的世界,进入五彩纷呈的文学世界,在那里找到了自我展示的舞台,超越缺陷的苦恼,羽化成蝶,翩飞在四溢飘香的百花园中,那充满激情、热烈、才华的《绝顶》不正是对换个角度思考问题的最好诠释吗?
换个角度想问题,让星空不再自卑,在广阔苍穹中尽情放射自己的一点光;让小草不再渺小,在坦荡的草原只能感展示生命力的顽强;让小溪不再孤单,在山岭在中领略自然风光的美丽。
换个角度想问题,你会受益颇多!
(2)换一种眼光
有一首寓言诗,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怪圈:麻雀鄙视燕子,燕子鄙视黄鹂,黄鹂鄙视百灵,百灵鄙视鹦鹉,鹦鹉鄙视喜鹊,喜鹊鄙视苍鹰,而苍鹰呢,成为这一怪圈的完成者--它竟鄙视起麻雀来了!这使我想起了围成一圈的"多米诺"骨牌,你能说清到底谁是压在谁的上面吗?
人们常常为这类事情困惑。鸟类终究不懂得"懦夫"与"勇士"、"好高骛远"与"脚踏实地"的区别,人类却懂得;于是,凡事便总要问"谁比谁好?谁又不如谁?究竟谁赢了?究竟谁是最差的?"遗憾的是,这类问题常常很难找到答案。我于是要说:"来!换一种眼光。"
很多人惯于标榜自己是"辩证唯物主义者",却同时在不知不觉中犯着"形而上学"的错误。每一种鸟都"敏锐"地发现了别人的"污点",而对别人所发现的自己的污点浑然不觉,乃是因为它们无一例外地犯了片面看事物的错误,忘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古训,这是其一;其二,百灵会唱歌,苍鹰飞得很高,这些都是客观事实,而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立场、角度上却会做出截然不同的评价。好比苍鹰,喜鹊觉得它"好高骛远",也许苍鹰自己,或者许多别的人,恰恰以为这是勇气与力量的体现。
如果换一种眼光呢?以喜鹊为例,假如它换一种思维方式思考一下:我这种生活是不是有些"失节"呢?苍鹰飞得高的勇气和力量我有没有呢?这样情况便不同了:怪圈被打破,鸟类将成为由各个富有个性的个体完善融合而成的整体。
以鸟喻人,人们在复杂的社会中奔波,每天接触着形形色色的人与事。如果我们不换换眼光,而总是以某种思维定势来评判谁是谁非,在看别人和看自己时下意识地采取两种标准,那么,就会严重影响我们对自身、对别人及对社会的正确认识。再美的世界,也就只能是雾里看花,甚至连花也不像了。
所以,让我们学会换一种眼光看世界,不以偏概全,也不以主观否定客观。这样,鸟类的怪圈才不会再出现在人间,我们才能在对主、客观清醒认识的基础上更好地改造世界,建设美好的生活。
(3)换个角度会很美
世界诚实而公平地存在着,而每个人眼中都有着一个与众不同的"小宇宙"。不同的人在各自的"小宇宙"中发现着不同的色彩,演绎着各自的人生。
烈日,沙漠。两个焦渴疲惫的旅人,取出惟一的水壶,摇摇。一个旅人说:"哎呀,太糟糕了,我们只剩半壶水了!而另一旅人却高兴地说?quot;是吗?真幸运,我们还有半壶水!"其实,人生中的好多事就像那半壶水一样,换个角度,就有了不同的心情、不同的答案。
爱迪生为了寻找适合做灯丝的材料,进行了一千多次实验,当有人嘲笑他的失败时,他却自豪地说:"我已发现了一千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这样的胸襟,这样的气度,这样的智慧,真让人拍案叫绝。而这一切,不正是源于爱迪生与众不同的思考角度吗?
换个角度,我们要有推翻成见的勇气和别出心裁的智慧。一个普普通通的苹果,所有的人都规规矩矩地纵向剖开,而一个五岁的小女孩却固执地横向切开了,于是,她闪亮的大眼睛发现了苹果里?quot;星星"!这个故事,长久以来一直打动着我的心,吸引着我去思考。
为什么常常是孩子们有发现的乐趣呢?为什么孩子们眼中的世界总是那么新鲜、有趣呢?我想正是因为孩子的"无知"才造就了他们独具的慧眼,才使他们有探索世界的勇气和热情。于是,儿童有时让人敬畏,而我们是否也可以从中得到些许启迪呢?
世界这么大,让我们睁大双眼用单纯而善感的心灵,用宁静平和的呼吸,去感受世界的多姿多彩,用孩子般的热情与好奇打开观察世界的多棱镜。多角度的斑谰色彩定会让我们惊喜不已:原来,恼人的雨水冲洗下的绿叶会如此纯粹鲜灵;无名无香的野花小草也自有一份平凡的生机与美丽;生命中的挫折也可以变成使人成长的营养;失败也可以是人生旅途中醒目的坐标……
换个角度吧,生命会展现出另一种美。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的话总是那么经典而耐人寻味。
最近因为朋友的托付,开始学着听一些他推荐的国语歌曲,于是随身携带的MP4中多了不少熟悉或者陌生的曲子。这是些或多或少与夏天有关的歌曲,每天清晨伴随我于上班的途中,唤醒了我尚且睡意未褪的耳朵。夏天是属于浪漫的季节,虽然会因为炎热而心生焦躁,但总会有些关于生命的剧情在慢慢的展开。那么,不如就和我一起聆听这些回旋于盛夏里的声音吧。
品月《夏夜如烟》
第一次听这首歌的时候略有些惊艳,诧异于这个女生清亮的嗓音,于轻弹指弦间,将滞留了一路的纯真搁置到了回忆的前面。这首歌,开始的前奏很舒缓,随后节奏慢慢轻快了起来,慢慢聆听之下,便会驱逐了清晨尚未完全清醒的些微迷糊。你的面前或许会出现电影里唯美的画面,在盛开的栀子花边,年轻的女子在蔚蓝的天空下追逐属于自己的爱情梦想,成就天地之间,最为安详美好的姿态。
那是一副关于爱情物语的画卷,时光淡然和煦的流淌,不疾不徐地叙述着。那羞涩的脸透着青春的色泽,在阳光下踮起脚尖想要采撷爱的光芒。于是,阳光被无怨无悔地洒落了一地,延绵成一种久远的清纯。夏夜如烟里,也许我们都曾经只想要找一个人与自己惺惺相惜,并且也愿意去相信自己有着无可取代的存在。那一刻,年轻的我们都想要与某个人携手看尽人间的风景,从如花美眷到垂垂老去。
梁静茹《宁夏》
一直很喜欢梁静茹的声音,如此不张扬的温润,带着一些世俗的小情绪,唱一些人间的小欢喜。《宁夏》是一首很适合夏季里听的歌曲,温存了耳朵。清新的节奏带着些微的俏皮,有着一点在清爽盛夏恋爱的感觉。这支歌的曲调就象曲折的光,开始微弱,而后渐渐清透,歌声渐起后,转为层层递进的细腻。宁静的夏天,我们不妨让彼此的心灵好好的休憩,在心底喃喃地与她一起唱和。随后,宛如一朵夏季里的花,慢慢地开放,呢哝轻吟,像羽毛一样轻轻抚过自己的记忆,提醒自己别忘记去重温相爱时的心情。
雷光夏《时间的密语》
雷光夏是我极喜欢的台湾才女,她虽属小众歌手,但拥有十分固定的听众。她天性通透豁达,又十分的端静可人。她的歌曲大多适合在夜晚里倾听,每当她的歌声若有似无的流转于暗夜里,心头白日里因纷扰返起的涟漪就会慢慢的平息。那些平日里波澜四起的繁杂,仿佛是多么的不值一提,她的声音会使你理清生活的脉络,承接起那些散落于青春里的片段,并为之寻找到一个归属。她的声音并没有什么华丽的技巧,甚至没有过多的情绪起伏和变化,但她就是有一种安抚心神的力量,只是于你开怀时陪你微笑,烦忧时给予安抚。
她的歌就如她的性格一样的安静,安稳的讲述着时光要对我们说的密语,让我们在缅怀着过去的同时也接受了必须去面对的现在以及总会到来的未来。时光告诉我们,生命不止有着美妙的开始,也会有着谁都无法逃避的结局。光阴如此的深邃,平衡了所有的得失,记载了我们成长的痕迹。她娓娓的唱着,声音始终保持着如一的清醒,却又一直默默得陪着我们的身边。晚风里,她的声音悬于空中,我选择沉沉睡去,而这个夏天,时光告诉我们的故事终会成为过去。
朴树《生如夏花》
现今的朴树早已不是刚出道时那个拥有清澈眼神的男子,但他的这曲《生如夏花》这些年里,让我依旧喜欢。清浅的一曲,轻轻掀开了青春里关于离别的帷幕,那不经意间的黯然神伤宛若一阵叹息。年轻时,总有一点时光记录了我们的张狂与不羁,也记取了我们的深情与厚义。青春琐碎,有着无法用文字道尽的忧伤,那些回不去的曾经里相遇的美好的,相知的喜悦,相爱的幸福在今天看来仿佛多么的不堪盈手相赠。
我们是盛开的夏花,尽管只如惊鸿一般短暂,但依旧选择笑着流泪,明知道最终仍逃不过各奔东西的命运。多年之后,你是否还会将我忆起?是否还记得当初的约定?我们相逢于彼此最耀眼的年华里,但还是各自转身颠沛流离。在那个盛夏结束之前,曾经属于我们的故事终会谢幕,我们在守望的时光里渐行渐远。年轻时的情,无论悲喜,都让人感慨万千,当初的当初,并不是没有勇气,而是我们都不够坚定。那曾经美丽到奢侈的情怀,一别经年后如同放弃羽化的蝶,掩埋了梦里的流年,掩埋了憔悴的红颜。
莫文蔚《盛夏的果实》
终于还是忍不住要提到这首歌,这首我和朋友K歌时必唱的曲目。说实话,我的嗓音或者不适合演绎这首歌曲,因为太过轻柔,而这歌的意境搭配莫文蔚低沉沙哑的独特嗓音才有细细品味下恰如其分的曼妙。不得不承认她是一个渐入佳境的歌手,需要不带浮躁的心才能聆听出她的好。我喜欢听她仿佛自娱自乐般的哼唱,是一个人恰到好处的时光。当冗杂和纷繁被她的嗓音缓缓拨开,这个世界的男欢女爱仿佛就在一瞬间与她的声音一起流离人间。
关于爱情,我们始终了解的不够彻底,反倒不如沉浸于自己的世界里来得安逸。曾几何时,我们贪恋那甜美的盛夏的果实,只因为,彼时,我们的爱迫在眉睫。等事过境迁之后,终于明白,是真的没有一段情,没有一个人,能敌得过时间的侵扰。那镜花水月般的美丽也许只是回忆里寂寞的香气,盛夏过后,很多美好的片段蔓延开来。相爱只是一场幻觉,而那时我们却深陷其间……只是可惜,在多年以后,我以为我已经忘记,我以为一切已经不露痕迹,可一个不留神,却发现,思念依旧满溢。
叶蓓 《b小调雨后》
光阴带着跳跃的旋律,穿越过岁月的荆棘,被歌声带回到我们的青春起程的地方。就如10年前长发飘飘的叶蓓在不期而遇的10年之后带着依旧骄傲如初的简单为我们歌唱一曲《b小调雨后》。喜欢这首歌,甚至没有任何的理由,只是单纯的喜欢着,为了她10年以来的坚持,为了自己不改初衷的欣赏,也为了已渐渐远去的好时光。她唱着她自己,也唱着属于我们的纯真年代,于是,听着、听着假如你的眼睛里会溢出晶莹的汗水,那也许只是因为盛夏炎热的关系。
一斜斜乍暖轻寒的夕阳无非是一段段断了心肠的流光,而我们的心不知不觉中苍老,已经捧不起黯淡的时光。可叶蓓好象仍是记忆里那个素颜的女子,带着属于她的音乐梦想,再一次破茧而出,只是多了一些些的淡定与娴静。于是在她的歌声里思念开始疯长,无声的、静谧的疯长着,不可抑制,如潜伏的小兽。原来,从开始到如今,思念始终如影随行,不着痕迹。
在这些属于夏季的歌曲里,我们的心不再居无定所。如今我已经能够做到云淡风清的微笑。我知道,你当年的容颜,我永远忘不掉。但我不知道,这些歌曲能否在今天你的脸庞上开出荼糜的花?时间斑驳了思绪,拉长了记忆为弦。我们听过这些歌曲,记得,并且感动。而我是多么的庆幸,虽然这个世界很大,好在我毕竟遇见了你,于是邂逅一首能表达我心情的歌,容我把自己唱给你听……
雨一滴一滴的,打在窗上.循着雨的旋律.轻轻的再次拾起那些过往,在百转揉肠的回眸里,找寻那一丝一丝的温存和笑意.你,如雨滴清澈恣意,而我,则如鸣蝉,撕心裂肺的鸣放着渴望和灵魂的放飞.于你的清澈中撩起我心湖的褶皱,于你的恣意中,尽显我张扬的活力.
百无聊赖的我,曾经一次次的抓住你,我的救命稻草,我的拐杖.然而你还是离开了,任凭我怎么样的呼喊.你却是充耳不闻.光阴如流水.没有你的日子里,苦熬时日.而我,我心似浮萍,任花开花落,随你而飘,随你而生.我知道,雨滴是不能承载浮萍的,雨滴滋润了浮萍的欢颜,但是,不能制止浮萍的跌宕起伏.只有在一滴一滴雨的环抱中.浮萍的生命才会得到升华和重生.
当浮萍的思念长出根的时候,它会渴望雨滴再大些,再密些.在暗夜里,悄然的滋长.把所有的绿色铺成一张美丽的温床.携着浓浓的思,缓缓的于心底深处呼喊一声你的名字,把所有的悲欢都讲给你听.渴望着你磁性的声音划破黑夜,于耳边轻哼一曲(甘心情愿).望着我的眼神,看我泪落如花.
惬意的雨,曼妙而细腻,如温温的玉,贴心而来,也许你是来自天外的雨,来自火星?木星?还是?泛着光泽,伴着一缕清清的风,于远天,于山野,怡然自得.
让我把一丝丝的忐忑悄悄的隐藏吧,我怕惊动了你的容颜,我怕你幻化成丝丝的蒸汽,但是我又盼望你化成蒸汽,我希望那蒸汽可以时刻环绕着我,左右不离.渴望,渴望拥有你的真实,想象着你会从我的视线中消失,我不能再想下去了,也越想越怕敢了.当你真的离去的时候,接纳我的只有尴尬和悲哀.
你有你的含蓄.我有我的飘忽.冥冥中一切自有定数.我惭愧于自己的文字干涩和拙劣,不能形容内心的感受.只能采撷这夏日的雨滴,于心头怒卷相思.
夏日.良宵花解语,夏日,静日玉生香.渴望,渴望着你滋润我如花 的笑齑.在夏日的蝉鸣中,随着呼吸,让你的丰姿弥漫我的双眼.让我随着雨的精灵,翩翩起舞,浮游此生. 转自雨林木风
山炮,自己写2啊sb
尺 度
智者学派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性的光辉由此大放异彩;孔子说“克己复礼”,“礼”便成为万事的尺度。中国的封建社会因此等级森严,道德充斥。可见,尺度小则改变一个人、一群人,大则改变一个社会、一个时代。
究竟什么才是一个标准的尺度呢?人生各异,自然尺度不一。
当屈原行至江畔,“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就是他对自己人生尺度的一种庄严宣告。屈原的尺度,是那一江澄净的江水,是一颗高洁的灵魂。
当岳母在岳飞身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字时,岳飞人生的尺度也刻进了他的心里,他的尺度便是“忠”,是“报国”,是一颗燃烧着熊熊爱国烈火的心。
面对美国的救济粮,他正眼瞧一下都不愿意,肚子唱着“空城计”,他仍以漠然的态度面对敌人的施舍。一个文人的清高,一个中国人的傲气,一根压不垮、蚀不坏的脊梁,是朱自清的尺度。
面对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百姓,他没有为自己读书,没有为父母读书,没有为荣华富贵读书,他的志气掷地有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誓言,是周恩来的尺度。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的尺度;“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李白的尺度,“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新中国外交的尺度,“一个中国”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尺度,“和平”是中国处理国际争端的态度……
屈原的尺度虽然没有改变君王对他的态度,却成就了他的文学人生;岳飞的尺度虽然没有改变他的命运,却坚毅了他的报国志向;朱自清的尺度虽然没有抵挡住敌人的欺凌,却高洁了国人纯净的灵魂。
周恩来的尺度改变了他的人生,也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命运;鲁迅的尺度唤醒了无数国人昏睡的灵魂;“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岿然不动;“和平”使得中国在世界上受到的赞誉不断增多。
尺度能改变人生——一个人,一群人;尺度能改变命运——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把握好你人生的尺度吧!让尺度规范你的人生,警戒你的灵魂,引领你的命运走向辉煌吧!
尺度
我们时时刻刻都在拥有却又无时无刻不在失去。我们随时都在与他人交流,与社会沟通。无论对己、待人、处事,都应该把握好分寸,掌握好尺度。
把握尺度就是保持良好的节操和品质,发展良好的个性。自古以来,多少伟人、诗人、英雄人物,他们都保持着自己良好的节操和品质,发展着良好的个性。他们“生当陨首,死当结草”,他们“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们“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我欣赏伟大诗人屈原,他是爱国忧民的榜样,在汨罗江头,他憔悴枯瘦,宁愿投身江河也不愿让世俗的淤泥玷污了自己的洁白、高尚的心灵。他慷慨陈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把握住了做人的尺度,他将对己的这一尺度流传至今。这样的尺度,我们难道不应该发扬和继承吗?
把握尺度就是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伟大领袖邓小平同志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全面提出稳步前进、实事求是的思想。就其个人而言,在他经历过三次被贬后,他不放弃,仍然高举他的这一尺度,同工人们一起工作、吃饭,过着辛苦而充实的生活。他的行为始终不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这一尺度。也正是这一尺度为他以后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作了良好的铺垫。作为青少年,我们更应该向伟人学习,确定好自己的尺度,并坚持不懈。
把握尺度就是适可而止,效益优先,更好更充分地发挥才能。为什么寒冬中的腊梅能将香味传送很远?因为它们懂得把握好“度”,它们在短暂的生命里奉献出了很多,发挥了自己的才能。为什么海尔公司能打进外国市场而不断发展呢?因为他们始终以效益、质量为本,注意适度、适量而充分地利用资源。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目标,充分发挥。人生各异,尺度不一,我们应该分析自己,把握尺度,更加有效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生活中充满竞争,需要交流和沟通,把握人生,让自己随着时代进步,就更需要把握好你的尺度。
尺度是一个标准,你必须学会掌握好这个标准,懂得怎样做才能取得最佳业绩。这就要求我们在历史中同伟人交流,学习他们所持有的尺度,并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把握好分寸,掌握好对己、对人和处事的尺度。
评论的尺度
在我的理解之中,评论其实并非是一件事,而是既相似又具有显然区别的两件事——相对于文学艺术,尤其如此。
评说之声,可仅就一位文学艺术家的单独的作品而发;而议论文,则就要在消化与一位文学艺术家的或一类文学艺术现象的诸多种文学艺术创作的资料之后,才可能有的放矢。
打一个有几分相似又不是特别恰当的比喻——评像是医学上的单项诊断;而论像是全身的体检报告。
比如,倘我们仅就张艺谋的《英雄》言其得失,那么我们只不过是在评《英雄》,或表述得更明确一些,评张艺谋执导的商业大片《英雄》;而倘若我们仅就《英雄》发现自诩为是“张艺谋论”的看法,那么,结果恐怕是事与愿违的。因为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既有《英雄》之前的《秋菊打官司》和《一个都不能少》等,又有《英雄》之后的《千里走单骑》等。
以上自然是文学艺术之评论的常识,本无须赘言的。我强调二者的区别,乃是为了引出下面的话题,即我的学生们经常对我提出的一个我和他们经常共同面临的问题——文学艺术的评论有标准吗?如果有,又是些怎样的标准?被谁确定为标准的?他们凭什么资格确定那样一些标准?我们为什么应该以那样一些标准作为我们对文学艺术进行评论的标准?如果不能回答以上问题,那么是否意味着所谓文学艺术的评论,其实并没有什么应该遵循的可称之为“正确”的标准?果真如此的话,评论之现象,岂不成了一件原本并没有什么标准,或曰原则,实际上只不过是每一个评论者自说自话的无意义之事了吗?是啊,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没有判断对错的尺度放在那儿,还评个什么劲儿论个什么劲儿呢?这样的话语,人还非说它干嘛呢?
我的第一个回答是:尺度确乎是有的。标准或曰原则也确乎是有的。只不过,评有评的尺度、标准、原则;论有论的尺度、标准、原则。而论是比评更复杂的事,因而也需对那尺度、标准和原则,心存较全面的而非特别主观的偏见。
我的第二个回答是:人们看待自然科学的理念是这样的——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知和掌握的。
我想,人们看待文学艺术,不,文学和艺术的理念,当然同样——世界不仅是物质的,而且也是文化的(包括文学和艺术);文学和艺术体现为人类最主要的文化现象,是不断进行自身之调衡、筛选及扬弃的;其内容和形式乃是不断丰富,不断创新的;文学和艺术古往今来的这一过程,也毕竟总是有些规律可循的;遵循那些规律,世人是可以发乎自觉的,表现能动性也梳理并提升各类文学和艺术的品质的;而评和论的作用,每充分贯穿于以上过程之中……
学生们要求说:老师哎,你的话说来说去还是太抽象,能不能谈得更具体一点儿呢?我思忖片刻,只得又打比方。
我说:亲爱的同学们,人来到世上,不管自己是否是一个与文学和艺术形成职业关系的人,他或她其实都与文学和艺术发生了一个与世人和两个口袋的关系。两个口袋不是指文学和艺术——而是指一个本已包罗万象,内容极为丰富又极为芜杂的口袋,人类文化的口袋和一个起初空空如也的,自己这一生不可或缺的,如影随形的自给自足的纯属个人的文化的口袋。这一个口袋对于大多数世人绝不会比钱包还重要。只不过像一个时尚方便的挎包。有最好,没有其实也无所谓的。但是对于一个与文学和艺术形成了热爱的进而形成了职业之关系的人,个人的文化之口袋的有或无,那一种重要性就意义极大,非同小可了。
这样的一个人,他往往是贪婪的。贪而不知餍足。一方面,他知道人类的文化的口袋里,对自己有益的好东西太多了。这使他不断地将手伸入进去往外抓取。对于他,那都是打上了前人印章的东西,抓取到了放入自己的文化口袋里,那也不能变成自己的。既然不能变成自己的,抓取对于他就没有什么特殊意义。而要想变成自己的,那就要对自己抓取在手的进行一番辨识,看究竟值不值得放入自己的口袋。他或她依据什么得出值与不值的结论呢?第一,往往要依据前人的多种多样的看法,亦即前人的评和论。第二,要依据自己的比较能力。可以这么说,在比较文学和比较艺术的理论成为理论之前,一个与文学和艺术发生了亲密关系的人,大抵已相当本能地应用着比较之法了。比较文学和比较艺术的理论,只不过总结了那一种比较的本能经验,使本能之经验理论化了。第三,本人的文化成长背景也起着不容忽视的暗示作用。但我们后人实在是应该感激先人。没有先人们作为遗产留下了多种多样的评和论,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学和艺术的作品,那么我们将根本无从参考,也无从比较。
我们与文学和艺术发生了亲密关系的人,不仅仅是些只知一味从人类的文化口袋里贪婪地抓取了东西往自己的文化口袋里放的人。我们这种人的特征,或曰社会义务感,决定了我们还要使自己的文化口袋变成为文学和艺术的再生炉。也就是说,我们取之于哪一个口袋,我们就要还之于哪一个口袋。抓取了创作成果之营养的,要还之以创作的成果。抓取了评的或论的成果之营养的,要还之以同样的成果。谁不许我们还都不行。这是我们这类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唯一方式。我们这类人的一切欣慰,全都体现在所还的质量方面。社会以质作为我们的第一考评标准,其次是量。而在我们这种人,大多数情况乃是——没有一定的量的实践,真是不太会自然而然提交的。一生一部书一幅画一次演出留芳千古的例子,并不是文学史和艺术史上的普遍现象,而是个别的例子……
同学们:老师,你扯得太远了,请直接说出评的尺度和论的尺度!既然您刚才已经言之凿凿地说过有!
梁晓声:亲爱的同学们,耐心点儿,再耐心点。现在,让我告诉你们那尺度都是什么:
第一,和平主义。
第二,审美价值。
第三,爱的情怀。
第四,批判之精神,亦曰文化的道义担当之勇气。
第五,以虔诚之心确信,以上尺度是尺度,以上原则是原则;并以文学的和艺术的眼光,看以上诸条,是否在文学的和艺术的作品中,得到了文学性的和艺术性的或传统的或创新的或深刻的或激情饱满的发挥。总而言之,将要创作什么?为什么创作?怎样与创作结合起来进行评和论?
同学们:老师啊老师,您说的那算是些什么尺度啊!太老生常谈了!半点儿新观念也没有哇!听起来根本不像在谈文学和艺术,倒像是在进行道德的说教!
梁晓声:诸位,稍安勿躁。我只不过才说了我的话的一半。我希望你们日后在进行文学的文艺的评或论的时候,头脑里能首先想到两个主义,一个方法。它们都是你们常挂在嘴边上动辄夸夸其谈的,但是我认为你们中其实少有人真的懂得了那是两个什么样的主义,一个什么样的方法。
第一个主义叫做解构主义。这个主义说白了就是“拆散”一番的主义。也不是主张对一切都“拆散”了之,而是主张在“拆散”之后重新来发现价值。我们都知道的,世上有些事物,有些现象,初看起来,具有某种价值似的,一旦“拆散”,于是了无可求。证明看起来形成印象的那一种价值,原本就是一种虚炫的价值。而还有些事物或现象,是不怕“拆散”的,也是经得住“拆散”的。即使被“拆散”了,仍具有人难以轻弃的价值。比如一个崭新的芭比娃娃或一艘老式战舰。芭比娃娃是经不起一拆的。拆了就只不过一地纤维棉和一地布片。不是芭比娃娃没有它自己的价值,而是强调它的价值一定在它是一个芭比娃娃时才具有。但一艘战舰,即使被拆了,钢铁还有不可忽略的价值。以战舰对比芭比娃娃,太欠公平了。那么就说是一只老式的罗马表“解构”了,也许会发现小部件与小部件之间所镶的钻石。而芯内的钻石,只有在“解构”之后才会被人眼看到。一把从前的玻璃刀也是那样。刀头上的钻石的价值是不应被轻易否定的。故我希望你们明白——这世上确乎存在着连解构主义也对之肃然的事物或现象。凡是解构主义解构来解构去,甚或轻易根本不敢对之实行解构的特别稳定的价值,它若体现在文学或文艺之中了,评和论都要首先予以肯定。连这个态度都丧失了的评和论,就连客观公正也首先丧失了。所以我再说一遍,凡解构主义最终无法解构得了无可取代的价值取向,皆可作评和论的尺度。我刚才举到的只不过是我所重视的,自然非是全部。
第二个主义是存在主义。一谈到存在主义,有人就联想到了那样一句话——“凡存在的,即合理的。”在这一句话中,“合理”是什么意思呢?非是指合乎人性情理,也非是指伦理学方面的道理,而是指逻辑学上的因果之理。即其因在焉,其果必存。某些评或论,不究其因,只鞭其果,不是有思想有见识的评和论。所以我希望同学们,发表否定之声的时候,当先自问——那原因我看到了没有?倘看到了,又不敢说,那就干脆缄口,什么都别说了。当老师的人,每顾左右而言其他,圆滑也。圆滑非是评和论的学问或经验,是大忌也,莫学为好。存在主义是评论具有社会批判性的文学和文艺的不可或缺的一种尺度。现在我们该谈谈那一种方法了。非它,比较之法而已。所谓“比较文学”,即应用比较之法认识文学品质的一种方法。不比较,难鉴别。这是常识。老百姓买东西,还往往货比三家呢。
这一种方法,自评论之事产生,其实一贯为人用也。但那是一种本能性的方法之应用,并未被上升为理论。由经验而理论,只不过是上一个世纪才有的事。一切之人,面对文学或文艺,忽觉有话要说,头脑中那第一反应是什么反应呢?最初的资讯反应而已。民间夸邻家的女孩儿漂亮,怎么说?——呀,这丫头,俊得像……于是夸者联想到了嫦娥;而你们今天,会联想到某某明星、模特。一个人头脑里所储存的资讯越丰富,评起来论起来就越自信。而自信的评和论,与不自信的评和论的区别乃在于——前者之言举一反三,后者却每每只能一味地说:“我觉得……”因为除了自己的“觉得”,几乎再就说不出别的什么。所以同学们要多读,多看,使自己关于文学和文艺的资讯背景渐渐厚实起来,以备将来从事与评和论的能力有联系的职业……
最后我要说的是——或言我要作一番解释:我虽仅只大略地归纳了六条尺度,其实它们包含着互相贯通的内在结构。比如在我这儿,想象力的魅力,也是一种类。故《西游记》依我之眼来看,首先是美的文学。《白蛇传》更是古今中外极美之例也。而牺牲精神、正义行为,尤其是美的。故在我这儿,连《赵氏孤儿》都是美的。爱的情怀,当然也不仅仅指男女之爱。《汤姆叔叔的小屋》,大爱之作品也。《雷霆大兵》的主题是什么呢?可不可以说是枪林弹雨之中的人类爱的大情怀的诠释呢?而在批判之精神的感召下,近二百年来,古今中外曾产生了多少优秀的文学和文艺啊!
我的结束语是:将解构主义当成棍棒横扫一切的评和论的现象,是对解构主义不得要领的“二百五”的现象。以“存在的,即合理的”为盾牌,专门作某些显而易见的文化垃圾的卫士的人,犯的乃是理解力方面的低级错误。如果我们正确领会了以上两种主义,再加上善于运用比较之法,则定会在评和论这两件事中,提高自己,有益他人。归根结底,评和论的尺度即不但有,而且是需郑重对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