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用重典的意思是:对混乱社会状态用严刑峻法来约束国民,出自于明朝的《明大诰》。
《明大诰》的问世,是明初推行重典政策的产物。朱元璋当皇帝后,认为元朝失败的原因是朝廷暗弱,“威福下移,驯至于乱”,因此主张以猛治国,刑用重典。洪武初,他进行了一系列立法,以严法重刑绳诸吏民。如洪武四年立法,凡官吏犯赃罪不赦;洪武五至六年连发铁榜,申诫公侯。
扩展资料:
具体内容
明太祖朱元璋亲自指导编纂的一部严刑惩治吏民的特别刑法。共4编236条,其中“大诰”74条,“大诰续编”87条,“大诰三编”43条,“大诰武臣”32条。先后颁布于洪武十八年(1385)到洪武二十年间。在四编“大诰”中,包含有三方面的内容:
1、摘录洪武年间的刑事案例,特别是洪武十七年至十九年朱元璋对臣民法外用刑的案例,用以“警省□顽”。
2、结合陈述案件或另列专条颁布了一些新的重刑法令,用以严密法网。
3、在不少条目中,掺杂有明太祖对吏、民的大量“训导”,表达了朱元璋重典治国的思想和主张。这种以诏令形式颁发的,由案例、峻令、训导三方面内容组成的法规文献,在中国法律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乱世用重典”意思就是对混乱社会状态用严刑峻法来约束国民,以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状态。
“乱世用重典”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文化,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在讲。其最初的来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三国三典”的理论,即“刑新国用轻典”,治理新的国家用轻缓的刑罚,体现统治者的宽怀、大度、慈悲和对人民的人文关怀,取得这样的效果为了巩固政权;“刑平国用中典”,比较平和的社会用不轻不重的刑罚;“刑乱国用重典”,对混乱社会状态用严刑峻法,演绎成更通俗的就是“治乱世用重典”。
到元末明初,社会不宁,犯罪现象严重。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遵循古训,提出:“吾治乱世,非猛不可”的思想,形成影响明朝的“治乱世用重典”的治世思想。制定《大明律》,实行“重其所重”的原则 制定《明大诰》,从严惩罚犯罪。这就使“乱世用重典”正式成为了国家法律的指导思想。
元末明初,社会不宁,犯罪现象严重,被明太祖视为乱世。朱元璋遵循古训,提出:“吾治乱世,非猛不可”的思想,形成影响明朝的“治乱世用重典”的治世思想。制定《大明律》,实行“重其所重”的原则 制定《明大诰》,从严惩罚犯罪
,社会不宁,犯罪现象严重,被明太祖视为乱世。朱元璋遵循古训,提出:“吾治乱世,非猛不可”的思想,形成影响明朝的“治乱世用重典”的治世思想。制定《大明律》,实行“重其所重”的原则 制定《明大诰》,从严惩罚犯罪
元末明初,社会不宁,犯罪现象严重,被明太祖视为乱世。朱元璋遵循古训,提出:“吾治乱世,非猛不可”的思想,形成影响明朝的“治乱世用重典”的治世思想。制定《大明律》,实行“重其所重”的原则 制定《明大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