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体育讯 2007赛季的F1世锦赛,在技术上最大的变化是统一使用普利司通轮胎。这一因素,对于本赛季的竞争格局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过去两个赛季的双料冠军——雷诺,因为这一原因,竟跌出前三的行列。法拉利VS迈凯轮,成为了本赛季的F1世锦赛的新主题。 下面,是一篇由前乔丹F1车队工程师加里-安德森(Gary Anderson)撰写的技术分析,他以最全面的视角,对这一变化背后的原因进行了专业的分析。文章总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解普利司通轮胎与米其林轮胎的差别,以及伴随而来的新技术挑战;第二部分,讲解当前F1赛车的核心技术发展领域:前翼和底盘;第三,分析冠军争夺主角——法拉利和迈凯轮之间的技术对抗。 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我们将按照文章的结构,将其拆分为三部分呈现给大家。以下是的第二部分:核心技术发展区域分析:前翼和龙骨。 一,前翼方案 1,三种前翼方案 在前翼的设计上,存在多种不同的概念。即便避开位于上方的附加翼不谈,只看主翼板。仍可划分为:两片式、两片半和三片式,这三种前翼方案。在这里关于两片半这个概念大家可能有些不解,别急,我们将在下文中对其进行讲解。 不管前翼采用何种方案,它们的目的只有一个:控制气流的分离。为什么控制气流分离呢?因为在前翼的中央位置存在非常低的点,而这总会导致一定程度的气流分离。换言之,现在的前翼形状总是存在气流出现分离的滋生土壤。特别是在制动和高速弯道,前翼要得到足够的气流以保证气流贴着翼片流动是非常困难的。 工程师将副翼塑造成非常具有攻击性的形状(以获得最大的前部下压力)。他们不想发生的事情是:在翼片的中央出现严重的气流分离问题,因此在翼片间开凿了狭长的开口。这些开口,能让气流附着在翼片上,保持气流不断的输送向副翼表面。当然,它同时会降低翼片的峰值下压力。 但是前翼气流出现分离的问题,并未彻底得到解决。在整个前翼下面是低压区,流经鼻锥下方——这个被称为咽喉区域的气流,会因为其极高的速度导致附近的气流发生分离。因此工程师再次想到了开口的方法,也就有了雷诺和宝马那样的设计。 几年前,威廉姆斯采用过一个主翼很小,副翼很大的前翼方案,这是一个灾难性的组合。因为这使得气流过早的抵达副翼,此时要让气流附着在翼片上是相当困难的。单副翼意味着前翼有一个开口,双副翼则有两个开口。图2中雷诺在主翼上开凿了长度约为前翼一半长度的开口,这意味着他的前翼的开口为一个半(即上文提到的“两片半”式前翼)。当然,开口为一个半还有宝马,只不过西威尔的工程师时将口子开在副翼上。 F1技术分析专家加里-安德森表示,使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流体力学技术(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可以让工程师轻松知道气流会在什么地方出现分离、在什么地方开口最好,让气流更加可控! 2,前翼附加翼 各队安装在前翼上方的附加翼片,只有两侧50~60%的部分用于创造下压力。延长至鼻锥的链接部分,其横断面是普通的外形,而非倒机翼状,因此不创造下压力。 在所有的前翼附加方案中,迈凯轮的设计尤为特殊。其上方的翼片没有和鼻锥相连,而是从上方跨过。之所以采用这样的设计,原因很简单:因为迈凯轮的鼻锥下探的非常厉害(见图4),只有这样才能让翼片处于正确的位置——加里-安德森如是说。 尽管它看起来不同于其他任何车队的设计,但是其效能是一样的:本身创造一定的下压力,并不破坏流向侧箱导流板的气流。在有些车上,额外的前部下压力并非真的需要。那么为什么还要添加副翼呢?主要是因为这样做允许工程师将主翼板后移,让它不用处于临界状态。让前翼处于自己的工作区间内,以确保整个赛车的总体下压力最大化,而不是仅仅让前翼的下压力达到最大化。这样,能保持气流附着在翼面上,更好的向后面的下压力制造设备输送气流。如果将前翼的角度调的过大,就会导致前翼越过其自己的工作区间,就会破坏气流进一步向后流动。此时,赛车的下压力中心的确前移了,但是却严重的损害了车尾的下压力。换言之:这样做是通过减少了赛车后方的下压力,来实现下压力中心前移的。加里-安德森表示:F1工程师很容易便会被这种现象蒙骗。 总而言之,这些附加的翼片的最终目的在于保持前翼位于其自身的工作区间内,防止被迫采用过大的前翼角度,进而损坏车尾的性能。使用这些附加翼片,将让左右侧箱导流板之间送向车底的气流遭到最小的破坏,让气流以最佳状态输入车底,进而流向车尾的扩散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