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活泼开朗的性格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所谓活泼,是指孩子具有高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包括思维活跃、勇于探索,能够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得新知识、新信息;开朗则是指有较强的适应性,对周围的事情能够保持一种乐观的态度,对人非常热情,而且乐于与别人交往。幼年时期是培养孩子性格的关键时期,怎样来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呢? 一, 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活泼开朗的性格与健康的体魄关系密切。精神饱满、体魄健康是活泼开朗性格的体质基础,因此要保证孩子丰富的营养、充足的睡眠、合理的运动,使孩子拥有一个好体魄。家长会发现,孩子在健康的时候情绪是非常好的,如果生病了就会影响他的情绪和活动,爱哭闹,爱发脾气。也有的家长说,怎么孩子生了一场病,性格就变了呢,做事情不规矩了,还特别任性。这是因为孩子的情绪是受环境、疾病、教育等诸多因素影响的,生病意味着打破了孩子原来的生活规律,而且,有的家长会因为孩子生了病,会对孩子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甚至会对孩子提出的一些不合理要求做出让步,这样对孩子的教育势必放松。而孩子病好后,仍然希望得到种种过度的关心,一旦得不到,就会撒娇、发脾气等等,所以在孩子生病时,家长不能一味迁就,还是要保持孩子已经形成的良好的定性。 二, 重视环境对孩子性格的影响 影响孩子性格的环境因素包括住房条件、家庭条件、孩子用具、人际关系、周围环境等,这些诸多因素中,影响最大的还是亲子关系。如果是以大人为中心的亲子关系,在这种关系下孩子的表现一般为很有礼貌、谨慎、精神容易集中,但也表现出盲从、容易受别人暗示、善于服从、胆小害羞、自信心和自尊心比较差;如果是以孩子为中心的亲子关系,这种关系下的孩子一般比较积极,善于表现自己,自信乐观,但攻击性比较强,注意力不够集中,不受约束,不愿意服从,比较固执。理想的亲子关系应该是父母对孩子爱而不娇,严格而亲切,这种关系下长大的孩子会感觉到自己受到尊重和信任,孩子的性格多表现为亲切、独立、直率、活泼、大方、开朗,有协作精神和活动能力,善于和同伴相处。可见,父母对孩子的不同态度导致孩子的性格是不一样的。 在这里特别值得提的一点是,父亲与孩子多一些时间的接触可以促进孩子活泼开朗性格的形成。一般来说,父亲比较宽容大度、随和开朗,再加上父亲精力充沛,比较喜欢运动,而且还喜欢变花样,所以特别适合于儿童的年龄特点。在处理问题的态度上,父亲和母亲也不一样,父亲倾向于以积极的姿态去处理问题,考虑幼儿行动动机时往往比较容易从好的方面去想,在解决问题时又容易用一些比较轻松、幽默的语言去教育孩子,这种情况下培养出的孩子做事积极、活跃、乐观,且勇敢自信。因此,父亲要加大与孩子交往的密度,一天中尽量抽出一些时间和孩子聊天、游戏,这对孩子良好性格的养成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善于激发孩子良好的情绪 首先,家长要正确理解对孩子的爱,要理智的去爱孩子,满足孩子合理的要求,而不是过分的溺爱和无原则的迁就。 对孩子的保护和帮助是必要的,但不能过分。只要不是太危险的事就应该让孩子去做,去尝试。我们家长常常觉得应尽量满足孩子,让孩子快乐幸福。但如果让孩子长时间生活在一种特别幸福的空间里,孩子对幸福的感觉就会越来越压抑,逐渐变得畏缩、停滞不 前。 让孩子对合理的要求有选择的权利。当然,孩子年龄小,判断和选择的能力都是很弱的,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分析,引导他做选择,这样我们可以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使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很好发挥。这里特别要强调,家长在培养孩子的兴趣方面一定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只有这样,这种兴趣才能成为孩子真正持久的爱好,为活泼开朗的性格提供精神动力。 要调动孩子积极的情绪,还要注意调整孩子的心态。孩子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很弱,自我调节能力也很弱,家长要教给孩子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证孩子心情舒畅。特别是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别忘了要引导他以积极的态度去克服。 四,根据孩子个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好动、好奇、好模仿是孩子们性格的共性,但每个孩子仍有个人的性格特征,所以家长要注意分析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有针对性的做工作。 如果孩子自控能力较好,但行动畏怯,就要多表扬他的成绩,培养他的自信心,激发他活动的积极性;如果孩子不专心、难于安定,就要培养他专心、认真、耐心做事的习惯;如果孩子反应迟缓、沉默寡言,就要鼓励他多参加集体活动,引导他多与其他孩子交往,提高他参加各种活动的能力。 总之,活泼开朗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培养出来的,家长应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创造条件,努力促使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